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研究分析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56例ASAⅠ或Ⅱ级实施全麻下外科手术治疗的中老年患者病历,根据临床资料可分为两组,每组78例,其中兼并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为观察组,没有兼并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麻醉效果。结果:随访后得知患者出现术中知晓情况及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如呕吐恶心等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MAP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气管插管结束时达到最高)再降低,两组患者在诱导结束、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插管结束后5min、插管结束后10min时的HR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气管插管结束时、插管结束后1min时的HR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诱导结束、插管结束后1min、插管结束后5min、插管结束后10min时的MAP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结束时的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麻下外科手术治疗能安全有效降低患者痛苦程度,麻醉迅速,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及气管插管产生的应激反馈,实施手术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强,患者在术后能快速恢复清醒,缩短恢复时间,临床麻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27例(48.2%),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21.4%),位于大脑前动脉9例(16.1%),位于颈内动脉C1-2段4例(7.1%),位于大脑后动脉2例(3.6%),位于后交通动脉2例(3.6%),均为单发。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示颅内动脉瘤体的部位与大小,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应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术后对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中出现2例肺部感染,2例因消化道大出血导致死亡;对照组出现6例肺部感染,死亡5例,5例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和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脑组织氧分压。  相似文献   
134.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抢救疗效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mmHg)、pH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46、0.532、0.754,P0.05)。经BiPAP呼吸机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356,P0.05),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758,P0.05),p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356,P0.05),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52、2.523、2.763,P0.05)。结论在对急性左心衰竭进行抢救时,应尽早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5.
长期摄入低浓度酒精对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酒精刺激对大鼠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以6%的酒精水溶液作为大鼠饮水的唯一来源,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饮酒不同时程中大鼠黏膜HSP70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并对不同的胃腺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或HSP70与增殖细胞核反应抗原(PCNA)免疫双重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主细胞呈HSP70弱阳性反应。饮用酒精水溶液1天的大鼠,胃腺表面黏液性细胞呈HSP70强阳性反应,主细胞弱阳性反应。饮用3-14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于胃黏膜表面,胃腺颈部和胃基底部,胃腺颈部HSP70阳性细胞经PCNA和HSP70免疫双重染色 实为胃腺干细胞,饮用28天的大鼠HSP70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饮用1天的大鼠相同。结论:适当低浓度的酒精刺激可引起胃黏膜干细胞HSP70的表达,并可能在大鼠胃黏膜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维A酸(RA)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抑制因子 2(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0.03%雷尼替丁、56 ℃15%氯化钠溶液、0.85%脱氧胆酸钠、40%乙醇、饥饱失常等多种因素制作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维A酸(20和40 mg·kg 1)灌胃治疗;另一组模型大鼠不给予治疗,设为自然恢复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PCNA(以增殖指数 PI表示)、VEGF和Bcl 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大鼠和维A酸不同剂量组大鼠胃黏膜PI、VEGF和Bcl 2蛋白阳性率均较自然恢复组低(P<0.01或P<0.05)。结论维A酸可能通过下调PCNA、VEGF和Bcl 2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治疗大鼠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口腔鳞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 -PCR -ELISA法对 32例口腔鳞癌标本、1 5例癌旁组织和 1 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和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 <0 .0 5)。端粒酶在口腔鳞癌标本中阳性检出率 71 .87%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 <0 .0 1 ) ,且和鳞癌的病理分级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8.
【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容量复方倍他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我科疼痛门诊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8例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选取颈椎C6~7间隙作为穿刺点,按照硬膜外操作规程穿刺置管成功后,将得一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A组患者稀释至40 mL注射,B组稀释至20 mL注射,然后对照疗效。结果 本组第一疗程结果2周后,总有效率A组为97.1%(34/35),B组是84.8%(28/33)(P<0.05)。两组在穿刺过程及第一疗程结束后两周复诊未见头晕、恶心、神经损伤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本组6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个月,未完成随访的4例均为临床无效患者。结论 不同容量复方倍他米松硬膜外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但大容量组疗效优于小容量组。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 探讨肝中央区损伤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严重肝中央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肝损伤均为沿肝正中裂方向裂开,长10~18cm,深6~10cm。均伴有肝静脉损伤。腹腔积血900~2000ml。按钱氏分类法均属Ⅳ型,按Moore分类法均属Ⅴ型。6例经手术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肝中央区损伤早期确诊是抢救生命的关键。诊断一经明确应立即准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探查应仔细,根据损伤情况进行不同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