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医药卫生   20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博  彭静  郭立玮  朱华旭 《中草药》2019,50(8):1811-1817
目的分析中药鞣质模拟体系的膜过程污染机制。方法以中药水提液中的鞣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模拟溶液的膜过程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借助Hermia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对于鞣质模拟溶液、鞣质+小檗碱+栀子苷模拟溶液,其膜通量变化和滤饼过滤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滤饼层的形成是其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滤饼层的存在使得小檗碱和栀子苷透过率(分别为67.63%和87.55%)并不理想。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研究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重要手段,滤饼层的形成和存在可能是中药提取液膜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中药工业能耗惊人,能耗的重头浓缩工段的蒸汽耗量约占全厂的60%左右,甚至更高。膜浓缩技术具有"能耗小、成本低"的重要优势,但因不同膜过程本身技术原理所造成的各自缺陷,而受到制约。引进国际先进的膜集成设计策略与方法,针对有望适用于中药物料浓缩需求的"反渗透与膜蒸馏集成"的技术关键——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流变性的劣化及其对膜传质作用的拮抗,以代表性中药复方为实验体系,借鉴流变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手段,通过工艺过程动态精密分析,建立"时间-物料流变学特征-膜传质过程"三维模型;融合多学科手段,探索中药物料流变学规律及其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阐述膜浓缩过程对中药物料的传质作用及机制,寻找临界渗透压(反渗透过程)与临界通量(膜蒸馏过程)2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平衡点,探索"反渗透"与"膜蒸馏"2种膜过程的优化组合方案。破解膜浓缩工艺中药行业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为其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及工艺设计提供支撑,促进中药制药工程理论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估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rimary bladder neck obstruction,PBNO)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5例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明显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2分钟(15~30分钟),术后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oflow rate,Q_(max))(21.3±5.16)ml/s(14.7~26.9ml/s),排尿后平均膀胱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由术前(112.4±87.3)ml减少至(24.3±15.4)ml,术后最大尿流率时达到的逼尿肌压由术前的(67.22±12.33)cmH_2O减至(21.07±7.52)cmH_2O。55例患者的排尿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绿激光膀胱颈汽化术是一种易于操作、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86.
蛋白质磷酸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几乎参与调节着细胞增殖、信号转导、新陈代谢、肿瘤发生等过程在内的所有生命活动。对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磷酸化蛋白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协助发现生物标志物,辅助疾病的诊疗。然而,磷酸化蛋白丰度低、信号被非磷酸化肽段所掩盖等问题限制了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因此,亟需开发高效的富集策略,如设计新型纳米材料,合并多种分析方法等,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富集特异性,增大富集容量。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中的富集策略进展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实施弹性带教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合理对带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安排,通过科室的资源为实习生实施带教.结果与结论: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应用弹性带教模式,能够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率提高,更好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巢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啮齿动物中伯氏疏螺旋体的带菌率,对2种方法在莱姆病宿主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7年7-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古尔图地区野外放置鼠夹,采集啮齿动物,并鉴别种类;采用巢式PCR和qRT-PCR 2种方法检测标本携带伯氏疏螺旋体情况,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巢式PCR检测的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以初步确定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型别。结果共检测啮齿动物标本134份,巢式PCR和qRT-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43%和1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阳性标本均为长尾黄鼠,总阳性率为20.15%,其中8份标本经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0份巢式PCR检测为阳性的标本经qRT-PCR检测为阴性,9份qRT-PCR检测为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检测为阴性。采用q RT-PCR方法共检出伯氏疏螺旋体阳性17份,阳性样本Ct值为33.49~37.89。结论2种方法均可用于啮齿动物的伯氏疏螺旋体检测,同时使用2种方法可提高伯氏疏螺旋体的检出率。巢式PCR方法检测可以了解新疆古尔图地区啮齿动物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型别;而qRT-PCR方法则可对标本中的细菌载量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鸡蛋蛋壳表面肠球菌的存在情况和耐药性。方法从养鸡场取新鲜鸡蛋,在蛋壳表面进行擦拭,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BEAA)进行分离培养,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测序,对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在160个样品中分离到5种共124株肠球菌,分离率为77.5%,主要为粪肠球菌(58.1%)和屎肠球菌(13.1%),其次为鸟肠球菌(5.0%)、鸡肠球菌(1.9%)、铅黄肠球菌(1.2%)。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肠球菌对14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耐药谱广,最多发现9重耐药菌。结论新鲜鸡蛋肠球菌携带率较高,其耐药性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疫区传染源控制情况,为实现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2016年湖北省湖滩型和山丘型流行区的6个街/村进行人群、家畜、螺情的基线调查和常规调查;于2015—2016年6月和11月对全省人畜活动频繁的有螺环境进行野粪监测调查和野生哺乳动物感染情况调查。人群感染情况采用血清学(IHA)和病原学(粪便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检测;家畜及野粪感染情况采用病原学(塑料杯顶管孵化法)进行检测;钉螺感染情况采用压碎镜检法检测;对野生哺乳动物的感染情况解剖后进行检测。结果 2013—2016年6个街/村人群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0.59%下降到2016年为0;当地耕牛全部淘汰,其它家畜共调查134头(猪94头,羊40头),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6个调查村共捕捉野鼠49只,感染率为4.08%。2015—2016年野粪监测调查共收集野粪9 124份,共发现阳性54份,其中48份牛粪、5份羊粪、1份马粪,未发现阳性人粪。出现野鼠、野粪污染的地区均发生在湖滩型流行区。结论影响我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主要传染源人、牛虽然已得到一定控制,但羊、野鼠等其它传染源,在传播控制标准后也不容忽视,需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