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35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经颅磁刺激(n TMS)在术前皮质语言区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例接受颅内硬膜下电极埋置术的癫痫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采用4~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患者语言区进行定侧、定位分析。通过与颅内电极皮质电刺激(ECS)语言功能定位结果进行比较,评估nT MS在术前语言区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14例患者中,nT MS诱发出明确语言停顿或明显语言干扰的患者12例,2例未出现明显语言干扰现象。术前nT MS诱发出语言障碍的12例患者,在ECS过程中均出现明确语言功能障碍。提高刺激强度可以提高诱发语言干扰的几率,频率4~6Hz刺激在语言区定位中,可以较好地兼顾患者的耐受性和刺激效果。结论对于不适合接受ECS等有创性评估的患者,术前nT MS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语言功能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22.
正岛叶癫痫(insular cortex epilepsy,ICE)的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由Guillaume和Mazars首先提出的,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进步,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ICE是指颅内电极确认岛叶起源放电引发的癫痫[1]或存在岛叶病灶及其关联性发作症状的癫痫[2]。本文对ICE相关症状学的电刺激研究及个案报道进行综述,旨在对ICE的诊断提供借鉴。1岛叶的解剖及功能解剖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的微观结构改变。方法9例原发性 TN 患者术前及术后行 DTI 扫描,测算两侧三叉神经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垂直弥散率(RD)和两侧各弥散参数差值比。按手术疗效分为治愈和未治愈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两侧三叉神经各 DTI 参数及两侧间各弥散参数差值比的变化。结果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1岁,平均病程5.1年。于术后第一次复查(平均12.3个月)时行 DTI ,术后疗效随访平均66个月。治愈组6例,均有明显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受压变形;未治愈组3例,2例有血管压迫,1例患者仅有严重的蛛网膜粘连而无血管压迫。治愈组术前患侧明显下降的 FA 值及明显上升的 MD 、RD 值,术后复查时均恢复。而未治愈组的各弥散参数及差值比则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MVD 术后疼痛消失的患者,患侧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恢复正常。然而术后疼痛仍然存在的患者,神经的脱髓鞘变依然存在。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与 TN 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4.
伴顽固性癫痫的脑肿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伴顽固性癫痫患者的脑肿瘤病理特点,探讨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方法 在符合顽固性癫痫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回顾分析45例病理证实存在脑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 癫痫灶位于额叶8例,颞叶34例,顶枕叶3例;病理证实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35例(78%).WHO Ⅰ级36例,WHO Ⅰ~Ⅱ4例,WHO Ⅱ级5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42例,全部生存.癫痫发作控制结果 显示Engel Ⅰ级32例(76%),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 与顽固性癫痫相关的脑肿瘤是一类特殊的病理组群,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癫痫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药物难治性癫痫89例术前评估适应证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适应证失败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癫痫术前评估后未做手术患者的年龄、病程、既往史、发作症状、颅脑磁共振、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等特点,综合分析非手术原因.结果 癫痫患者术前评估后非手术的原因依次为:患者及家属因多种原因放弃颅内电极定位(39/89,43.8%),致痫灶弥散、多灶(27/89,30.3%),全面性发作(14/89,15.7%),致痫灶位于功能区(6/89,6.7%)及遗传代谢性脑病(3/89,3.4%).结论 既往患重症病毒性脑炎和围生期脑损伤,和(或)颅脑MRI呈弥散、多发、双侧异常者,致痫灶多弥散或多灶,手术可能性较小.辨别全面性发作及进行性脑部疾病可避免不必要的术前评估.目前患者及家属仍对手术风险、费用及效果存有疑虑,告知其手术的风险与获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6.
68例额叶癫痫的外科治疗与长期疗效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额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特征,观察远期手术疗效.方法 分析68例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结果,总结症状学特征、MRI、发作闻期 SPECT、头皮video-EEG、颅内电极EEG检查的定位价值;应用Engel标准进行术后效果分级,随访2-6年,观察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不同评估方法口可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比例分别为:症状学特征38%,MRI40%,发作间期SPECT 28%,头皮video-EEG44%,颅内电极EEG81%.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皮质发育不良44%(30/68).Engel I级的60%(41/68),II级的12%(8/68),Ⅲ级的10%(7/68),Ⅳ~V级的18%(12/68).癫痫灶定位局限于额叶的病例疗效相对好于M时累及其他脑叶的病例(P<0.05).出现短期并发症10例,长期并发症2例.结论 应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癫痫灶的位置和范围,手术切除癫痫灶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后皮质癫(痫)的临床定位特征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临床确诊为后皮质癫(痫)的43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作症状、影像学、脑电图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中顶叶癫(痫)11例,枕叶癫(痫)13例,其余部位癫(痫)19例,33例(76.7%)出现先兆症状,发作期常常表现为头或眼向对侧转动、伴自动症、特定的姿势性强直等症状学特点.22例需埋置颅内电极.术后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随访1~5年,27例(62.8%)癫(痫)发作消失.结论 某些先兆和发作期症状可能提示癫(痫)灶位于后皮质,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无病灶性顽固性癫手术前应用长程颅内电极埋置术定位致灶的适应证及可能将其省略的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术前MRI与CT证实无明显结构性病灶癫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根据我研究所制定的术前埋置电极适应证标准,采用电极埋置39例(埋置组),省略电极埋置43例(非埋置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总结两组术前各项评估结果的特点,并比较手术预后效果。结果埋置组术后EngelⅠ与Ⅱ级25例(64.1%),非埋置组术后EngelⅠ与Ⅱ级20例(4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病灶性顽固性癫病人,长程颅内电极监测是保障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当发作间期异常放电焦点局限在单一脑叶并与发作起始点部位相一致时,如果此部位与发作症状学定位不悖,且在满足其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少数病人可考虑省略颅内电极埋置而直接行致灶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9.
138株致肺炎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APl20N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肺部感染患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13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对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达9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1%,头孢吡肟10.9%,阿米卡星15.2%;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有不少菌株处于中介范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肺炎具多重耐药,治疗困难;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以免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30.
帕金森病病人脑深部电刺激器刺激参数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病人脑深部电刺激器(brain deep stimulation,DBS)刺激参数调节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共141侧)PD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电刺激术治疗,双侧手术59例,单侧手术23例。采用微电极记录手术靶点区域细胞外放电信号并计算STN核团长度,术后复查MRI了解电极位置,估算出每个触点相对于STN的位置关系。每个触点采用相同刺激参数,单极刺激观察评估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刺激参数从低到高,直至病人出现副反应。选取病人最佳改善状态且副作用最小时电压值,进行4个触点比较,取最小值的触点为刺激靶点。调节并记录病人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所用电压、脉宽和频率大小。结果术后6个月刺激电压(2.9±0.8)V,术后12个月(3.0±0.4)V,术后24个月(3.0±0.7)V。刺激脉宽60-120μs,刺激频率130-185Hz。刺激触点共141个,其中121个(86%)个触点位于STN前背侧和周边纤维传导束,20个(14%)触点位于STN中央。结论丘脑底核前背侧部和周边纤维传导束,如未定带(zona incerta,ZI)和Forel区(fields of Forel,FF)是刺激的最佳靶点,用相对最低电量可以得到最佳疗效。刺激频率和脉宽对刺激效果影响较小,刺激电压基本不随时间推移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