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开放与灌注参数及出院3个月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15例,进行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检测,依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分成轻度(42例)、中度(39例)和重度(34例)组,依据血管狭窄中度、重度患者侧支循环评分(CS)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37例)和不良组(36例);对比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健康侧和病灶侧灌注参数情况;对比侧支循环不良组和良好组患者年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灌注参数、入院NIHSS数值及出院3个月的mRS评分差异情况。结果轻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F、CBV较健康侧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低于健康侧,MTT及TTP高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患者病灶侧CBV及CBF均低于健康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和重度患者进行CS评分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组与良好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时mRS评分、CBV、MTT、TTP、CBF及入院时的NIH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中动脉中度狭窄以上患者对其脑血流灌注影响严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建立地沟油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时间分辨检测方法。方法使用时间分辨检测方法对120份地沟油样品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进行检测,观察T1点取液时将每管菌液记录培养基类型和样品号;T2点转移时对多孔板顺序定义进行标定,记录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样品数量,分析数据结果。结果不同色质地沟油的肺炎克雷伯比菌检出率均在70%以上,其中植物油培养基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最高,A组和B组均超过了85%。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内毒素时间分辨检测方法是鉴定地沟油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 BWSTT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BWSTT进行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训练,共训练4周。采用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 量表)、行走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指数)、平衡功能( 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训练前后Fugl-Meyer量表、FAC、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 P均<0.05),且观察组训练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训练后( P均<0.05)。结论 BWST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脑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能力情况Barthe 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期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各37例。常规康复治疗组由专业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组除专业治疗师常规康复以外,同时采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后4周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两组平衡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无支撑站立评分和患侧单腿站立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重步行训练组平衡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结论早期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硝西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唑酮急性治疗,然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在治疗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干预后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唑酮不仅能改善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可靠,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