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0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乳酸清除率(L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乳酸(Lac)水平 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5 月—2018 年9 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2 例 作为观察组,同期该院92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亚组46 例、 严重脓毒症亚组29 例和脓毒性休克亚组17 例。检测两组治疗前血清RDW、Lac 水平。检测观察组治疗后 血清RDW、Lac,并计算LCR。比较两组治疗前RDW、Lac 水平,比较观察组中各亚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LCR、RDW 及Lac 水平。采用Pearson 法分析LCR、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生存曲线分析血清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RDW、Lac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严重脓毒症亚组、脓毒性休克亚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DW、Lac 水平高于脓毒症亚组 (P <0.05);而LCR 低于脓毒症亚组(P <0.05)。各亚组患者治疗后血清RDW、Lac 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 (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RDW、Lac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776 和0.817, P <0.05);而LCR 与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0.851,P <0.05)。低Lac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长于高Lac 患者(36 d VS 28 d)(P <0.05)。低RDW 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高RDW 患者(38 d VS 30 d) (P <0.05)。结论 LCR、RDW、Lac 水平能有效反映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RDW 和Lac 水平能有 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抗感染、液体复苏、清创引流、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整蛋白型肠道营养进行支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d、10?d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CT、IL-6、CRP及SAA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脓毒血症,能提高疗效,改善肠道功能,并对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内陆水网地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6~2010年,在南陵县奚滩村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观察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前后螺情、人畜病情变化情况,评价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0年试区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家畜感染率较实施前分别下降94.2%、100%、100%和100%,连续4年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结论 在内陆水网型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患者女,32岁。以“右上肢肿胀不适10天余”为主诉,于2012年11月2日在外院行X线片、MRJ检查(图1,2)。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右肱骨中下段及右桡骨中上段呈囊性膨胀变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保留胫后动脉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共计46例。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均得到很好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医院内感染常见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多种毒力因子,其Ⅲ型分泌系统通过分泌4种效应蛋白发挥毒性作用,是PA最重要致病机制。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因子和抑制剂的研究,对治疗及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及其抑制剂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药益智仁盐炙工艺的正交实验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选盐炙益智仁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和诺卡酮(nootkaton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最佳盐炙工艺为100 g饮片,用2 g食盐加40 ml水溶解后,与益智仁拌匀,闷润30 min,在250℃下炒炙8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伽玛刀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进行伽玛刀的治疗,同时伽玛刀术后3~6个月开颅手术进行病理研究。结果本组9例行伽玛刀术后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同时在肿瘤周围出现水肿,镜下所见均有不同程度的辐射损伤,肿瘤中心区细胞结构消失,边缘区细胞肿胀,体积增大、坏死。结论放射性脑水肿是伽玛刀治疗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合适选择病理类型,对减少伽玛刀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中汤配方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理中汤配方颗粒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合物的收得率、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回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每1mL挥发油用6g β-环糊精,加36mL水,在45℃下搅拌包合1.5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20.
李兴华 《中医正骨》2007,19(2):43-44
自2002年5月~2004年11月,作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干非感染性骨不愈合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