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100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新的磁滞算子定义方法,从能量角度定性分析了单畴单轴各向异性椭圆形磁性粒子的特性及其磁化方向的判定法则,借助于磁性粒子矢量场等势线分别给出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材料的磁滞算子临界面方程,把磁滞算子定义为等势线包围的封闭区域,给出了磁滞算子的磁化方向判定方法。定义的磁滞算子满足第二热力学定律,具有能够描述磁滞现象的损耗特性和擦除特性,符合描述磁滞特性的Mandelung定则。  相似文献   
72.
[目的]以时机理论为框架,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病人的照护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50名处于不同照护阶段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病人家属进行非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按时机理论提炼出5个关于慢性肺心病病人照护者不同阶段照护体验的主题,①诊断期:震惊;焦虑。②治疗期:有获得照护技能和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疲乏、生活质量下降;委屈和愤怒。③出院前准备期:轻松和愉悦;对将要独自照护病人没有自信;因客观条件不足带来的担忧。④调整期:对独自决策的正确性不能确定;负性情绪积累。⑤适应期:积极向上乐观满足;期望社区医疗能够更完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身心疲惫。[结论]慢性肺心病病人的照护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照护体验是动态变化的,且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改善慢性肺心病病人的家庭结局。  相似文献   
73.
目的:建立药品包材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M-WA(30 m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30 ℃保持10 min,以10 ℃/min上升至90 ℃,保持2 min,以90 ℃/min上升至160 ℃,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160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20 ℃;以正己烷为内标定量。结果:丙酮、乙酸乙酯、丁酮、异丙醇、苯、甲苯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5638X+0.0120,Y=3.6619X+0.0099,Y=4.9390X+0.0104,Y=3.7315X+0.0042,Y=10.112X+0.0291,Y=10.258X+0.0370。蒙脱石散包材残留溶剂为甲苯,平均回收为97.2%,RSD=1.41%。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药品包材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4.
探究三七总皂苷制剂诱发类过敏反应的病理特点以及致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基础。采用小鼠类过敏试验模型,适应性饲养1 d后,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三七总皂苷制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相应受试物,给药30 min后,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蓝染数,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EB渗出量。另做2批动物,只给予相应的受试物,30 min后,取外周血和肺脏,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的细胞因子,肺脏HE染色。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制剂中、高剂量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耳廓明显蓝染,提示可能有致类过敏的作用。病理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类过敏反应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明显。组胺、VEGF以及TNF-α的含量在三七总皂苷制剂中、高剂量时明显升高(P <0.05,P <0.01)且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与耳廓蓝染程度保持一致,而IL-6和IL-10含量在三七总皂苷制剂低、中剂量时没有明显升高,当其增为临床4倍浓度8倍剂量时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P <0.05,P <0.01)。其产生类过敏作用可能与组胺,VEGF,TNF-α有关,但可能当其类过敏程度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时,IL-6和IL-10才可能在类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5.
<正>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显得日益重要。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证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胚胎期暴露,评价其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DEHP所致子鼠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从妊娠日起用10、100、500 mg/(kg.d)DEHP连续灌胃染毒19 d,观察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指标。于子鼠出生第7天和第21天测定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不同剂量的DEHP染毒对海马组织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于子鼠出生6周后,进行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随着DEHP剂量增加,中、高剂量组错误次数增加和潜伏期延长十分明显(F=8.058,P<0.05;F=11.221,P<0.05)。电穿梭测试显示,中、高剂量组电击次数增加和主动逃避时间延长较为明显(F=6.984,P<0.05;F=9.841,P<0.05)。出生后7 d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出生21 d,高剂量组尤为显著。RT-PCR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表达增高(F=253.78,P<0.05;F=66.67,P<0.05),且随着DEHP暴露剂量的升高,表达亦增加。结论 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其可能通过干扰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77.
李丹丹 《求医问药》2014,(18):204-204
目的 :探究联合应用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对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加用甲钴胺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硫辛酸和甲钴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甲钴胺相比,联合应用α-硫辛酸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取得更理想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Dl48)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免疫荧光分析检测健康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Dl48)的阳性百分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Dl48)的几何荧光强度、P-选择素(CD62P)的阳性百分率、P-选择素(CD62P)的几何荧光强度及膜糖蛋白Ⅱh/Ⅲa复合物(PAC一1)的阳性百分率、膜糖蛋白Ⅱb/11Ia复合物(PAC-1)的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血小板膜CD62P、CD62P几何荧光强度表达量相比较(6.24VS0.89,P〈0.01;45.64VS25.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l48、CDl48几何荧光强度表达量相比较(7.12VS0.45,P〈0.01;41.35VS20.1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1及PAC-1几何荧光强度的表达量(22.64VS1.84,P〈0.01;43.46VS22.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当日血压、血糖及血脂无相关关系。结论CD62P及PAC-1、CDl48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冠心病患者有血小板活化现象,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理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调查医学专业大学生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及态度情况并分析影响其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意愿的因素,为扩大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服务范围,推广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月至5月使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问卷对11所大学569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393名(69.07%)医学专业大学生表示从没听说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但453名(79.61%)愿意在将来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过去5年经历、是否听说过决策代理者、是否认为应在社区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影响医学专业大学生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意愿的因素。结论我国医学专业大学生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知晓率低,但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较为积极,高校应开设生死学相关课程,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从而提升其对患者的生命自主权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