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107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非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抗体的产生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检查者660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RNA即HCV-RNA,ELISA方法测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体。以非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患者组为实验组,非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中乙型肝炎相关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收集的348例(52.7%)非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患者即HCV-RNA检测阳性(大于1.0e+03)及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检测结果中,乙型肝炎抗体组合的阳性率均高出对照组312例(47.3%)非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即HCV-RNA检测阴性(小于1.0e+03)及HBsAg阴性的组合检测结果,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知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乙型肝炎的丙型肝炎患者体内可能产生了乙型肝炎抗体即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b(乙肝e抗体)和HBcAb(乙肝核心抗体)。  相似文献   
42.
淫羊藿激活内源性干细胞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通过激活内源性的干细胞而改善再生反应为治疗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笔者在皮质酮大鼠(肾阳虚证模型)观察到淫羊藿总黄酮(EF)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EF对皮质酮大鼠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及各类促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具有显著上调作用。在自然衰老大鼠(肾虚证模型)发现EF能使多个组织的基因表达年轻化,也使老年大鼠下调的GH、GHRH及IGFBP、NGF等的表达上调。采用体外分离的胚鼠神经干细胞进一步证明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对干细胞具有直接促增殖作用。上述一系列的研究提示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对干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拮抗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和延缓衰老的细胞学基础;也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动员与提高激素、细胞因子水平激活内源性干细胞,发挥机体储备的潜力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43.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短缩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短缩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复位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获随访46例患者,男17例,女29例;年龄27~90岁,平均48岁。获得解剖复位或基本达解剖复位,对术后出现桡骨短缩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有12例发生桡骨短缩。总结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短缩的原因:①年龄大于60岁;②重度骨质疏松;③移位大、粉碎性骨折;④固定方式选择不恰当;⑤植骨不充分;⑥过早负荷。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及骨的质量、充分植骨、解剖复位后牢固固定及早期非负荷功能锻炼是减少桡骨骨折术后短缩、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关键。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及术后康复锻炼中,如能充分考虑上述6种造成桡骨短缩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将可能避免或延缓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周围神经损伤的B超诊断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B超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尸体标本和30名健康自愿者的周围神经作B超检查,两者进行对照后获得人体正常周围神经的声像图。临床应用42例周围神经损伤,于术前行B超检查,并用术中病理学检测结果来证实其诊断价值。结果正常周围神经的纵切面表现为中等回声管状结构,内有线性平行回声;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内有点状回声。神经完全或部分损伤时,其连续性完全或部分中断,损伤区为无回声或低回声,近端有稍增强的神经瘤回声影。当神经粘连或受压时,神经走行弯曲,周围组织回声发生改变,神经界限不清晰。B超诊断与病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81%。结论B超对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诊断学价值  相似文献   
45.
114���󳦰��������г�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两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时、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996-2000年所施行的大肝癌手术切除较1990-1995年而言,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下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及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大肝癌的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并与口腔鳞癌(OSCC)作比较,探讨其在口腔疣状癌及OSCC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口腔疣状癌和OSCC中PTTG1 mRNA相对含量,并取自身的癌旁黏膜和正常口腔黏膜作比较。结果:PTTG1在疣状癌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SCC的癌组织、正常黏膜和癌旁黏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这种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SCC中,PTTG1的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黏膜比正常黏膜有增高的趋势,中分化SCC中这种增高趋势更为明显,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意义(P〉0.05)。PTTG1在口腔疣状癌、无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SCC、有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SCC及中分化SCC四组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依次增加的趋势,其中口腔疣状癌的表达低于中分化SCC(P〈0.05),而与高分化SCC无差别(P〉0.05)。结论:在口腔疣状癌,PTTG1的表达与高分化SCC一致,但低于中分化SCC,从总体上说明口腔疣状癌的生物学行为比中分化SCC好,而与高分化SCC一致;PTTG1与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可能无关,但可能参与了S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比分析复杂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复杂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和20例非复杂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组间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中转开腹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复杂子宫肌瘤患者予以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可避免术后发症发生,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术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淫羊藿总黄酮(epimedium total flaonoids,EF)对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κB实现。方法分别给予老年大鼠模型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和EF干预,提取大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P65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青年大鼠高(P〈0.01),PDTC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更高,而EF使老年大鼠的凋亡率降低,与老年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EF能拮抗PDTC诱导老年大鼠胆淋巴细胞凋亡。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P6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使用EF的老年大鼠组P6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表明EF诱导P65高表达。老年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的活性弱于青年大鼠(P〈0.01),而PDTC处理组的NF—κB活性最低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EF干预组的NF-κB的活性最强,与老年大鼠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淋巴细胞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NF-κB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凋亡而参与老年大鼠免疫衰老调控过程;EF可能通过提高NF-κB的活性和诱导P65高表达来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延缓免疫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9.
败酱草类植物抑菌作用的初筛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败酱草属于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功能。中医在继承张仲景治肠痈有脓的方剂“薏苡仁附子败酱汤”的基础上运用败酱草治肠痈,有显著的发展和成效,因而败酱草应用日广,各地就地取材,品种日趋复杂。为了进一步证实败酱草的作用机制,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市售7种败酱草的抑菌作用作了初步实验。材料和方法1.药物来源与加工:7种败酱草原植物(1)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2)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3)苦荬菜I.denticulata(Houtt.)steb.(4)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 Juss.(5)黄花败酱P.scabiosaefolia Link.(6)岩败酱P.rupestris Juss.(7)菥蓂Thlaspiarvense L.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液按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0 min。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来检测山银花、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了良好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绿原酸在0.119~1.19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2(n=6);总黄酮在8.48~50.88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5(n=6)。湖南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99%、13.43%、62.41%。重庆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9%、10.08%、51.48%。广西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55%、7.10%、39.51%。结论提出了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活性来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之间区别的分析方法,从"谱-效"结合思路,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