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对照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VEGF1 组皮瓣掀起后经组织面向皮下每一位点给予 2 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ml;VEGF2 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将药物注入受区表面 ,剂量同VEGF1 组 ;VEGF3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 ,继续垂直进针约 1mm ,将药物注入受区下 ,剂量同VEGF1 组。术后观察 5d后 ,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结果 :术后第 3d皮瓣成活率 :对照组为6 5 .8% ,VEGF1 组为 83.5 6 % ,VEGF2 组为 75 .79% ,VEGF3组为 83.4 5 %。VEGF2 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1 组、VEGF3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皮瓣内、受区表面、受区下注射VEGF都能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而皮瓣内和受区下注射效果要明显好于受区表面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9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日间手术(日间组)与97例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肠梗阻情况。结果:日间组住院时间[(1.50±0.22)d vs.(3.46±0.61)d]、住院费用[(6 854.40±7.04)元vs.(7 750.92±35.36)元]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2 vs.1)、切口感染(3 vs.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及术后进食时间早的优点,且不增加术后肠梗阻及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核材料修复后的牙齿经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边缘微渗漏的发生率及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粘接材料、桩核材料及其配伍提供依据.方法:将90颗大小相似的完好磨牙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分别为银汞核树脂粘接组、银汞核聚羧酸粘接组、银汞核玻璃离子粘接组、铸造核树脂粘接组、铸造核聚羧酸粘接组、铸造核玻璃离子粘接组、树脂核树脂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VEGF165,通过脂质体法将其转入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中,鉴定hVEGF165的表达活性及携带目的基因的HP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技术,从人白血病细胞HL-60中扩增出hVEGF165的基因片段,构建pIRES2-EGFP-hVEGF165 重组质粒,经酶切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PMSCs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 法及MTT法检测其转录和表达活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检测含有报告基因EGFP空载体及携带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靶细胞的情况;并再次鉴定转染后HP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IRES2-EGFP-hVEGF165;RT-PCR、Western blotting及MTT法检测表明,构建的质粒pIRES2-EGFP-hVEGF165具有转录及表达活性;绿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GFP表达,目的基因成功转入靶细胞,携带目的基因的HPMSCs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成功构建具有表达活性的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VEGF165,hVEGF165在HPMSCs中具有转录及表达活性,且对HPMSCs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HPMSCs本身可能具有hVEGF165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女性,93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9d入院。查体:37.5℃,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细湿口罗音,明显腹胀,腹肌轻度紧张,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6×109/L,中性粒细胞0.8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根牙不同植入深度即刻种植手术后受植区的牙槽骨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过往即刻种植的病例38例,共44颗牙,根据种植体颈部颈缘高度分为骨下0、1、2、3 mm共4组,均从根间隔以不同的种植体植入深度植入并植骨.调取术后即刻和术后6月的锥形束CT数据,重建受植区的三维影像,测量受植区牙槽骨宽度(5个平面)、植体唇...  相似文献   
17.
CAD/CAM Procera氧化锆全瓷在后牙固定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从2005年开始全面引进CAD/CAM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系,并大量用于后牙固定桥的制作,现将修复效果作一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临床病例资料选择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2005年3月至2006年7月,全身状况良好,能自愿配合修复治疗及随诊患者27例,后牙固定桥修复体31件,其中3单位固定桥19件,4单位固定桥(双基牙)9件,5单位固定桥(三基牙)3件。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22~41岁,平均30.5岁。1.2牙体预备切削车针直径为0.9~1.0mm,咬合面预备1.5~2.0mm,非咬合面1.0~1.5mm,肩台为全肩台,宽度≥1mm,边缘为直角肩台(内线角圆钝)或深无角肩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每一位点分别给予 10ng/ 10 0 μl的VEGF、0 .1%BSA、医用生理盐水各 10 0 μl。术后 6小时、2 4小时重复给药。观察 7天后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观察皮瓣组织活性。结果 术后第三天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七天皮瓣成活率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VEGF组远蒂端 7.5cm~ 4 .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皮瓣远端缺血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裂桩冠和分裂桩核冠修复低(牙合)龈距离且根分叉较大后牙的临床效果,阐明其应用优势并分析其改进方法。方法:选取29例患者的49颗完善根管治疗的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参考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分裂桩冠组23颗和分裂桩核冠组26颗,分别进行分裂桩冠或分裂核桩冠修复,观察2组患牙术后12和24个月后的修复成功率,比较戴牙12个月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结果:分裂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5.7%和82.6%,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裂核桩冠组在治疗后12和24个月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4.6%和52.2%,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后24个月,分裂桩冠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分裂核桩冠组(P < 0.05);2组患者龈沟液中MMP-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分裂桩冠用于低(牙合)龈距离磨牙残根修复在24个月随访期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分裂核桩冠,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临床修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不同材料制作固定局部义齿,并行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对MRI的影响。方法:招募1例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分别选择钴铬合金、金铂合金和二氧化锆作为内冠材料进行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将3种不同内冠材料固定局部义齿就位于患者口内,进行2种序列(T1-TSE和T2-TSE) MRI扫描。以不戴有修复体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观察伪影的形状及图像信号的变化,检测3组不同材料义齿伪影累及层数,检测3种材料在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图像中伪影的最大直径,观察固定局部义齿的安全性。结果:各组修复体均产生伪影,其表现形式为信号的强弱变化和图像形状变化;伪影范围在所累及的中心层面最大,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图像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钴铬合金组义齿伪影累及层数明显多于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伪影均限于修复侧颌面部,未累及颈椎及颅脑部。钴铬合金组义齿累及或轻微累及所有邻近组织,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义齿仅轻微累及下颌牙、舌肌及上颌牙冠。钴铬合金组义齿产生的伪影最大直径大于金铂合金组和二氧化锆组(P < 0.05)。修复体未见移位,患者无自觉不适。结论:口腔固定局部义齿在MRI检查时会产生伪影。金铂合金或二氧化锆内冠修复体可明显降低伪影的影响。口内妥善粘接的固定修复体对MRI检查患者不产生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