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53例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患者采用海水浸泡伤综合方法治疗,包括抗休克,手术,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复温,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等治疗.检测动脉血气、血浆渗透压、电解质,观察疗效,对治疗前后各监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表现为低温、血浆渗透压升高、高钠、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治疗4 h后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浆渗透压接近正常,8 h后达到正常水平,存活率96%(51/53).治疗后各项监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IX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产生,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对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后致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治疗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2.
己酮可可碱治疗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胸部开放伤海水浸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休克、手术、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复温;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TX等综合治疗法。检测动脉血气、血浆渗透压、电解质和治疗疗效,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h后治疗组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浆渗透压接近正常;6h后血电解质达到正常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5%和77.5%。治疗组各项监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X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产生,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TX综合治疗对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2005年中国广东、黑龙江、新疆和云南四省、区1~5岁年龄儿童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抗体水平,为防控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挑取上述四省、区2005年1~5岁年龄儿童血清503份进行CVA16的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CVA16抗体阳性率在广东、黑龙江、新疆和云南分别为41.90%、9.40%、40.00%和34.40%.平均抗体滴度(GMT)均较低(平均为1:6.1),广东、黑龙江和云南各省内各年龄组间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97、0.40、1.06,P均>0.05),而四省、区间比较,黑龙江与其他三个省、区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1,P<0.00).结论 2005年或以前CVA16已经在四省、区存在局部流行,但是不同省、区间的CVA16流行传播范围和程度不相同;1~5岁年龄段儿童是CVA16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4.
完善医院收费流程 杜绝收费漏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尉晓红  朱晖  李乐波 《现代医院》2009,9(7):141-142
为进一步完善收费流程,从实行全面的信息化操作、退费手续实行双轨制、预交款必须实行日清日结、完善解款稽核流程、规范各级各类人员操作权限、实行教育制度与督查相结合的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医院收费流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化不全、退费流程不严密、未日清日结、解款报表是否真实、分级授权不清、工作人员联手舞弊等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通路管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1、3、6个月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及开放时间。 结果:术后相关症状均在1周内改善,治疗后通路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宽;PTA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为(5.17±1.54)个月,高于PTA+PTS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3.57±1.71)个月;PTA+PTS治疗组的腔内干预次数为(1.93±0.47)次,高于PTA治疗组的(1.35±0.5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A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6.2%、80.7%、69.2%,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92.3%、92.3%;PTA+PTS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2.9%、64.3%、14.3%,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100%、85.7%。两组的初级开放率和辅助初级开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透析通路CVS的治疗首选单纯PTA,当出现PTA抵抗或频繁复发时,可以考虑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衰对患儿的影响以及本病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9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利尿、扩张血管及强心等综合治疗,26例心衰在24小时内得到控制。20例行剖宫产术,其中3例因心衰难控须紧急手术,术后心衰迅速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等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无发生母儿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心衰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治疗原则是先利尿及扩张血管、再强心治疗。适时终止妊娠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7.
医院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模拟展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为提高海战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120人分成9组,包括指挥组、分类后送组、防疫洗消组、抗休克组、手术组、医疗2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码头救护所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码头救护所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码头救护所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最好(P〈O.01)。结论通过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可提高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码头救护所救护理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1999~2002年≤5岁儿童埃柯病毒7型(ECHO7)VP1区编码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1999~2002年从西藏自治区<15岁急性弛缓性麻庳(AFP)病例和≤5岁到儿童医院就诊儿童及部分健康儿童的659份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6株ECHO7病毒,进行核糖核酸(RNA)提取,VP1编码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1999年的标本分离到9株,2000年分离到7株,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证实,此16株经血清中和试验定型的病毒全部为ECHO7病毒。其它年份未分离到ECHO7病毒。16株ECHO7病毒VP1区基因全长都是876bp,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92aa。所测16株ECHO7病毒序列之间同源性为86.73~100.00%。所测序列和ECHO7原型株——Wallace株相比,同源性为77.85%~78.99%;和引起致死性脑脊髓炎的ECHO7变异株——UMMC株相比,同源性为81.67%~83.79%。所构建的ECHO7病毒遗传进化树将已知的ECHO7病毒划分为4个基因型,西藏自治区分离的ECHO7病毒独自形成1个基因型(D基因型)。结论首次报告的西藏自治区1999、2000年儿童中流行的ECHO7病毒为一个新的基因型(D基因型)。16株D基因型病毒划分为2个基因亚型D1、D2。1999年流行的为D1;2000年流行的为D2。西藏自治区1999、2000年ECHO7流行为不同的病毒亚型引起。2001~2002年未发现ECHO7的持续流行。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PSP/Reg水平变化对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6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查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IL-6、hs-CRP、PSP/Reg水平和肺功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急性加重患者和非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IL-6、hs-CRP、PSP/Reg水平和肺功能,进一步探讨血清PCT、IL-6、hs-CRP、PSP/Reg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稳定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PSP/Re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间,发生AECOPD的人数为93例,AECOPD发生率为87.74%(93/106);急性加重患者PCT、IL-6、hs-CRP、PSP/Reg含量显著高于无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显著低于无急性加重患者(P0.05);COPD稳定期血清PCT、IL-6、hs-CRP、PSP/Reg含量和肺功能呈负相关,和AECOPD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COPD稳定期血清PCT、IL-6、hs-CRP、PSP/Reg联合检测对AECO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四者的单一检测。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PSP/Reg含量和肺功能呈负相关,和AECOPD发生率呈正相关。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IL-6、hs-CRP、PSP/Reg联合检测可提高AECOPD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