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为了掌握小儿下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并及时诊断和治疗,笔者对2006年11月-2008年4月本院小儿下呼吸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提出防治方法,指导临床,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6年~2008年5月资料完整的60例SAH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0例SAH患者在发病后2~3周再出血死亡率最高[1],分别达33%、26.7%。SAH再出血危险因素为:发病年龄>60岁,伴高血压、动脉瘤、入院时间>24h。SAH再出血诱发因素为:血压高、过早停用抗纤溶药或动脉瘤破裂。结论:预防再出血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73.
鼠药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药 (杀鼠剂 )种类很多 ,常见者为敌鼠及其钠盐 ,近年来又大量出现已禁止使用的有机氟制剂和毒性极大的毒鼠强。因临床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 (SE) ,患者多在神经科首诊。我们收集 1995~ 2 0 0 2年误服、自服、被投毒鼠药中毒总计 6 0例 ,选取 13例重度中毒致SE ,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全部患者均经毒物鉴定。其中氟乙酰胺中毒致SE 5例 ,毒鼠强中毒致SE 8例。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7~ 6 0岁 ,平均年龄 32岁。全部均为口服中毒。就诊时间 :6小时内 3例 ,2 4小…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ACA)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ACA阳性的儿科病例76例,对ACA与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C4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ACA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在儿童患者中以肾脏病最多见,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川崎病、感染等,其他疾病如克隆病、胃窦炎等也可出现。(2)ACA阳性患儿PLT增加,血沉升高,补体下降。结论:ACA的临床意义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秦巴山区蜂蜇伤中毒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为正确防治蜂蜇伤中毒、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97-01-2013-12在湖北省竹山县人民医院及县域内其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蜂蜇伤中毒患者407例,对发病时间、蜇伤针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蜂蜇伤中毒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9~11月,占75.43%;2蜂蜇伤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易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重要脏器损害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心、肾;3蜜蜂组、胡蜂组和大黄蜂组过敏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胡蜂组和大黄蜂组头晕头痛、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蜜蜂组(P0.05或P0.01);4血液净化组病死率低于非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蜂蜇伤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一是早期积极有效的抗过敏、抗休克治疗;二是早期血液净化治疗;三是早期重视和治疗多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明确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特点、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静脉使用喹诺酮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有皮肤及附件、消化、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和消化系统较为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41.82%和26.36%。结论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其共性和特殊性,只有深刻认识和掌握其不良反应的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6年7月11例肝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手术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时间最长40个月,最短12个月,其中1例因乙肝复发,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症,于术后16个月死亡。1例在术后2个月因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其余健康成活,1-3个月复查一次,无肿瘤复发,肝脏功能正常,α-FP<8ng/ml,HBV-DNA<103拷贝/毫升。结论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仍要严格控制适应症;早期预防感染和长期治疗乙肝也是提高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9.
老年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60岁)肾移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1年9月~2007年11月我院施行的62例60岁以上肾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疾病、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人的原发疾病中以高血压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比例较高(24/62);老年患者心脏储备功能差,心胸比均超过0.58,术后容易出现心衰(10/62);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给手术中血管吻合带来一定难度;高龄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急性排斥发生率较低(4/62),但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21/62);充分的术前准备,早期及时处理并发症仍能获得较高成功率(57/62)。结论高龄患者是肾脏移植的不利条件,但并不是禁忌证;重视心脏储备功能差、免疫力相对较低等临床特点,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0.
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春丽  张玉英  张伟国 《当代医学》2010,16(26):150-15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把60例DCM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30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1g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组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经左卡尼汀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