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因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及异位妊娠破裂等大出血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联合输注;对照组1单采血小板单独输注,对照组2采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对3组患者输注后1~2h有效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进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24h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急性大失血患者采用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的输血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了32例新近发生的房颤患者经静脉应用胺碘酮的转复治疗,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3mg/kg,接着以1mg/min静滴维持8h,8h后以0.5~1mg/min静滴维持16h。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成功率88%。结论:对于房颤,静脉应用胺碘酮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高血压伴新近发生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先静脉注射负荷量150 mg后,再以0.5~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心房颤动转复、心室率控制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P<0.01),且作用迅速。用药后24 h内复律成功者25例。心功能NYHAⅠ、Ⅱ级复律优于Ⅲ、Ⅳ级(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急性快速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免疫变化的相关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9/2008-07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其实验室完成。 参试者:52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 方法:肾移植后患者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均按照相应指南诊断及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2,4,8,1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时抽血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按其免疫力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26例,排斥反应组17例,感染组9例。 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降低(P〈0.05),而感染组显著增高(P〈0.01)。与感染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 结论: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法对2014-01~2016-12在该院收治需行输血治疗的170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归纳处理方法。结果 170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不规则抗体88例(51.76%),自身抗体62例(36.47%),ABO亚型14例(8.24%),蛋白凝集4例(2.35%),药物原因2例(1.18%)。不规则抗体中,Rh系统32例(联合抗体3例),MNSs系统19例,Lewis系统6例,Kidd系统和Diego系统各占1例,多种抗体7例,未能检出抗体特异性16例,抗体阳性未鉴定抗体特异性6例。ABO亚型14例中有稀有血型类孟买3例。采取配合性输注各种血液成分,患者均及时得到有效救治。结论交叉配血不合主要是由同种不规则抗体,其次是自身抗体等原因引起。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指导临床确定输血方案,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54岁,因化脓性扁桃体炎接受头孢匹胺治疗(3g),第2天饮白酒约30ml,10min后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烦躁不安、出汗,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发病前未受刺激。否认冠心病史。查体:T36.2℃,P128次/min,R20次/min,BP85/56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双肺未闻及干湿口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28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47.
肝硬化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由于起病急、出血量多、病情危重、变化快而危及生命。引起出血均有不同的诱因。我们根据对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病史调查表明,引发出血都是由于患者对诸多诱因没有认识或认识不足所致。在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出院随访la,结果出血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病人全部为我科1997年回一门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年龄为20~72a,其中男48例,女12例。通过针对性的询问病史,并根据不同的诱因记录。2健康教育2.1卫生宣教将卫生知…  相似文献   
48.
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红燕  朱春丽  贾巍 《医药导报》2012,31(4):544-546
目的 通过对处方进行点评,促进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抽查处方进行点评,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并对处方点评前后的处方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共抽查处方38 625张,其中2009年10月~2010年3月(整改前)处方18 314张,不合格处方1 792张,不合格率为9.79%;2010年7~12月(整改后)20 311张,不合格处方492张,不合格率为2.42%. 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门诊处方合格率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制定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9.
50.
桐庐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桐庐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表》,对2 09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2个月随访。结果农村和城镇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选择存在用药差别。所有患者单一用药比例为83.45%,农村和城镇患者的单一用药比例分别为89.64%和75.62%,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镇患者的用药不依从分别为24.14%和18.74%,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占21.76%,血压达标率为50.31%;通过用药干预不合理率下降为7.13%,血压达标率为63.46%。血压达标率因患者参保医疗保险险种、用药依从性、用药合理性等因素不同而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患者之间血压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要进一步强调用药的合理性和用药依从性,以进一步提高血压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