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目的探究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5(PDCD5)在胃癌前状态识别及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选取武警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6例为胃癌组, 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胃癌癌前状态患者80例为癌前状态组, 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健康组, 分析G-17、PGⅠ、PGⅡ及PDCD5对早期胃癌的价值效能。结果癌前状态组和胃癌组血清G-17、PGⅡ水平分别为(10.87±3.23)pmol/L、(15.78±3.33)μg/L和18.78±4.10)pmol/L、(21.25±4.48)μg/L, 均高于健康组[(5.56±1.43)pmol/L、(13.52±3.02)μg/L](F=362.65、94.12, 均P < 0.05), PGⅠ、PDCD5水平分别为(79.52±16.62)μg/L、(1.35±0.15)μg/L和(50.06±15.58)μg/L、(0.85±0.13)μg/L, 均低于健康组[(110.12±30.23)μg/L、(1....  相似文献   
292.
乳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受到宿主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局部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外周血炎症指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NM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等可以反映全身炎症状态,有些指标可以用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基于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乳腺癌预后模型也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3.
<正>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神经内分泌成分和非神经内分泌成分分别至少占病变的30%的肿瘤[1-2]。其发病率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组织活检联合特异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由于其罕见性,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并无明确的指南和规范,对于局限期的肿瘤,主要采取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而进展期肿瘤,主要予以放化疗和其它分子靶向药物治疗[4]。有文献综述认为,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情况考虑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及辅助放化疗[5]。本文报道了1例ESD治疗食管MiNEN病例,为该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94.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及其下游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组成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肿瘤细胞的生...  相似文献   
295.
朱婷婷 《药品评价》2023,(3):372-375
目的 研究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试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血糖波动指标[全天有效血糖波动次数(N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常规组80.00%(40/50)(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HbA1c、FPG、2 hPG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SDBG、MAGE、MODD、NG...  相似文献   
296.
<正>肾移植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6%~18.0%,绝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6周[1]。主要病因为髂血管及移植肾门周围淋巴管漏扎或结扎电凝不确切,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重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使用尸体供肾、服用西罗莫司、多囊肾开窗引流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肥胖、糖尿病及高龄等[1-7]。淋巴囊肿表现为移植肾周逐渐增大的包块,易压迫输尿管、髂血管、膀胱等,导致移植肾积水、疼痛、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尿频及便秘等,影响移植肾功[1,6]。  相似文献   
29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丹参-红花药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网络数据库对丹参-红花两味药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和挖掘,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以OMIM在线分析平台挖掘冠心病的相关作用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丹参-红花治疗CHD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然后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丹参-红花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生物通路及富集分析。结果:丹参-红花成分-靶点网络图包含87个有效成分,相对应靶点1 693个;核心靶点涉及TNF、白细胞介素-1B(IL-1B)、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等。结论:丹参-红花治疗冠心病主要靶点参与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活性氧代谢过程、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蛋白质复合物装配的正调控、细胞活化的调节等相关,其中聚集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最多。  相似文献   
298.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皮肌炎患者抗核抗体与临床特征及肿瘤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01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抗核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肌病、肿瘤发生风险以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差异。92例患者随访2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抗核抗体和无肌病性皮肌炎及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 101例皮肌炎患者中,男42例,女59例,年龄(55.13 ± 14.63)岁;无肌病性皮肌炎14例,低肌病性皮肌炎6例,肌病性皮肌炎81例;抗核抗体阳性42例(41.58%),阴性59例(58.41%)。抗核抗体阳性组颈部红斑(33.33%比59.32%,P = 0.010)、披肩征(14.28%比35.59%,P = 0.017)发生率低于阴性组。皮肌炎合并肿瘤28例(27.72%)。抗核抗体阳性者5例(11.9%)发生肿瘤,阴性者23例(38.98%)发生肿瘤。单因素分析显示,抗核抗体阴性皮肌炎患者发生肿瘤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为7.52(95% CI 1.62 ~ 13.78,P = 0.003)。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抗核抗体阴性(OR值4.34,95% CI 1.37 ~ 13.72,P = 0.012)和颈部红斑(OR = 3.27,95% CI 1.20 ~ 8.91,P = 0.020)与肿瘤高发概率显著相关,抗核抗体阴性与无肌病性皮肌炎的发生无统计学相关性(OR = 0.99,95% CI 0.32 ~ 2.99,P = 0.980)。结论 抗核抗体阴性且伴颈部红斑的成人皮肌炎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有必要对这类皮肌炎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定期肿瘤筛查。  相似文献   
299.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因脑血管在多因素综合作用下,脑局部血管阻塞或突然破裂,血管血液流动受阻,引发脑局部血管微循环障碍,导致脑局部神经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损伤或坏死,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脑卒中是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第二原因,也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重要原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复发率。因此,积极防治脑卒中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随着临床对急性脑卒中认识的深入,临床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早期诊断和早期辅助诊断急性脑卒中、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选取典型的三种血清生物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l(UCH-L1)为综述的对象,旨在阐述GFAP、MMP-9、UCH-L1对急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探究这三种生物标志物对疾病评估及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改良雌二醇样本稀释液,保证准确检测超出线性范围的雌二醇样本,同时降低检测成本。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eckman DXI800,美国)及其配套试剂(Beckman Coulter,美国)进行检测,确定目标稀释浓度范围、排除稀释液本底干扰、比较不同稀释液稀释后的检测结果,确定改良型稀释液并与临床超声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浓度范围在568~3 179pg/mL时,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选择该浓度范围为稀释后样本的目标浓度区间;与S0校准品相比,小牛血清与男性混合血清1∶1(v/v)混合的稀释液,E2检测均值为27pg/mL,与单纯小牛血清的65pg/mL相比,降低了稀释剂本底对样本浓度的干扰,同时又兼具经济性与容易获得性;校准品S0、小牛血清、男性混合血清、校准品S0与男性混合血清1∶1(v/v)混合稀释液以及小牛血清与男性混合血清1∶1(v/v)混合稀释液5种稀释液测定稀释后雌二醇样本的结果分别为2 241±84.0pg/mL、2 379±93.4pg/mL、1 879±55.3pg/mL、2 051±37.7pg/mL和2 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