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专教育有其特殊性,中专生的管理有其特殊性,中专生入校后的早期、中期、后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我们尝试和总结出的“立”“严”“导”三字法,不失为好的管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螺点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对压碎法和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进行现场对比研究,压碎法按国家查螺技术规范进行查螺后按常规解剖钉螺.压碎逸蚴法按国家查螺技术规范进行查螺后:对村内每处有螺环境的钉螺分别进行集中压碎逸蚴检测感染性钉螺,比较感染钉螺村检出率与村平均感染螺处检出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11年春季查螺发现1210个有螺村,感染性螺村327个,感染性螺村检出率为27.02%,其中2011年荆州市有螺三类村中发现感染螺村的比例为31.04%.压碎逸蚴法与压碎法检测感染性螺村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91,P>0.05).压碎法查出感染螺处数为422处,村平均感染螺处数为2.1979处;压碎逸蚴法查出感染螺处数为190处,村平均感染螺处数为1.4074处,两种方法查出村平均感染螺处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0,P<0.01),压碎法检测感染性螺点检出率更高.结论 现场应用压碎逸蚴法检测感染性钉螺可提高检测效率,适宜疫区基层快速确定感染性螺点,但检出的村感染性螺处数明显少于压碎法,且不适宜现场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33.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80%发生于术后,如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有15%-20%的死亡率。如何预防其发生及其发生后如何处理以降低其死亡率是许多外科医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回顾我院10年来收治的25例肠外瘘患者资料,现将其诊断、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结肠灌洗在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中肠道准确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 81例急诊左半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 ,1995年 5月前 46例术中未行结肠灌洗 (以下称对照组 ) ,1995年 1月后 3 5例施行结肠灌洗 (以下称治疗组 ) ,分析结肠灌洗对手术方式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一期手术率提高 (92 .14 %vs.0 .78% ,P <0 .0 1) ,一期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 (0 %vs .86.92 % ,p <0 .0 1) ,伤口感染率降低 (5 .72 %vs .15 .2 2 % ,P <0 .0 5 ) ,住院时间 (天 )缩短 (17± 2vs .3 8± 3 ,P <0 .0 5 ) ,手术死亡减少 (0 %vs.13 .0 4,P <0 .0 1) ,肿瘤患者 3年生存率提高 (5 6.5 3 %vs.41.2 5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术中全结肠顺行灌洗提高了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能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明目地黄汤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比较以祛瘀化痰法组方的眼血散及其拆方防治积血所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玻璃体注血法造成双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并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眼血散全方(祛瘀化痰)治疗组、眼血散拆方(祛瘀、化痰)治疗组,观察各组玻璃体积血情况,检测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祛瘀化痰(眼血散全方)组及祛瘀组、化痰组(眼血散拆方组)与模型组比较,玻璃体积血明显减轻,bFGF、IL-6含量亦明显降低,尤以眼血散全方组效果显著。结论:眼血散全方及其拆方均能有效清除玻璃体积血,降低玻璃体中bFGF、IL-6的浓度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全方组比拆方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7.
曾巍#  梁冀望  樊欣龙 《癌症进展》2016,14(10):1016-1018
目的:探讨非功能损伤手术对下咽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下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喉功能组35例和未保留喉功能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保留喉功能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未保留喉功能组长(P﹤0.01),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喉功能组患者吞咽、语言和呼吸恢复率高于未保留喉功能组(P﹤0.05);保留喉功能组咽瘘、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保留喉功能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喉功能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保留喉功能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手术前降低,且未保留喉功能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非功能损伤性手术对下咽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吞咽、语言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全国第一批453名名老中医药专家成才经验进行分析,明确其成才规律,为探索现代中医药教育规律,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采集每位专家的基本情况(出生年代、从医时间),学医途径,开始学医时间,学医内容,专业分布及临床特长等要素,采取频数统计方法对各要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药专家年龄普遍偏高,说明传承已迫在眉睫;开始学医的时间早,从医周期以50至60年居多,体现了早临床和长期临床的特征;在学医途径方面,师承方式是其成才的主要途径,仅院校教育也占有一定比例;在学医内容方面,经典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多科学发展,中医中药并重也是其中的特征之一。结论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可借鉴师承结合院校教育模式进行,注重跟名师,重经典,早临床,长期实践。  相似文献   
39.
外伤性前房出血在眼外伤中极为常见,出血轻者经治疗后数天内可吸收,严重者可因继发性表示我眼、角膜血染等而丧失视力,近年来,我院采用口服三七粉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43例(43只眼),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曾巍  林美玲  陈亚岚 《护理学报》2021,28(10):57-61
目的 探讨共情在高职实习护生正念与其临床沟通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12月选取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541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五因素正念量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3.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本组高职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正念、共情能力总分依次为(87.10±10.05)分,(120.68±10.16)分,(54.94±9.33)分;临床沟通能力与正念、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283,0.263;均P<0.05),正念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318,P<0.05);共情能力在正念与护患沟通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89,占总效应的33.0%。结论 正念、共情与临床沟通能力关系密切,正念可以通过共情来间接影响临床沟通能力。护理高职院校工作者可以在教育内容上增加正念和共情训练,提高高职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