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药物导入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导很多,近年来在应用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它的独到之处不能被取代,其作用机理及对疗效的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只有这样药物导入在临床上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本模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免疫、代谢的变化,对湿热证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分别运用放免法观察SIgA、IL-1、TNF-a,GAS、MTL;直接法测定HDL-c、LDL-c;定磷法测肝线粒体Na -K -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与中医学湿热证基本相符;模型组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HDL-c、LDL-c水平非常显著增高,模型组MTL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肝线粒体Na -K -ATPase活性非常显著降低,说明湿热证大鼠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胶原IV(ColIV)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输尿管梗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六味地黄汤组,假手术组,14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olIV和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ColIV和TIMP-1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六味地黄汤组ColIV和TIMP-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下调TIMP-1和ColIV的表达,减缓UUO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可作为梗阻性肾病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74.
本文主要从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出发,讨论如何发挥这类学生的模范作用,引导、帮助其他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胸膜增厚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绘制ROC曲线计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36例胸膜增厚病变中良性组与恶性组各18例,2组间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胸膜增厚病变累及的长度小于良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1.49)cm vs(5.36±2.98)cm,P=0.002]。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等-高增强主要见于恶性组(16/18,88.9%),低-无增强主要见于良性组(9/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胸膜增厚累及长度诊断胸膜增厚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最佳截断值为4.75 cm,等-高增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2项指标相结合后联合因子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16,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9.4%、66.7%、80.0%,约登指数为1.611。 结论常规超声测量的病变最大长度及超声造影强化程度能够有效鉴别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良恶性。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能够有效提高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为后续穿刺活检和诊断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报道2例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及其联合血清学指标评估胰腺癌(PCa)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纳入43例PC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多层螺旋CT(MSCT)、CEUS及病理学资料。根据手术及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可切除组(n=24)及不可切除组(n=19);评价CEUS与MSCT评估PCa可切除性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组间PCa可切除性分类,即可切除、临界可切除及不可切除PCa,以及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观察CEUS、CEUS联合总胆红素(TBIL)及MSCT评估PCa可切除性的效能。结果 43例中,CEUS对34例(34/43,79.07%)的评估结果与MSCT相同,二者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668)。CEUS与MSCT评估PCa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可切除组TBIL水平低于不可切除组(P<0.05)。CEUS评估PCa可切除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与MS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而其联合TBIL评估PCa可切除性的AUC高于MSCT(P=0.042)。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PCa可切除性,且其联合TBIL的评估效能优于MSCT。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锻炼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8),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功能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总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总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PA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运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正>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是一种复杂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由SCN1A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婴幼儿期反复出现与发热相关的癫痫发作[1]。约1/3的患者可能只在发热时出现癫痫发作,约2/3的患者无论有无发热,均出现各种形式的癫痫发作,包括局灶或全面性发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