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郁是引起妇科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傅青主尤其重视解肝郁的思想,并开创了开郁种玉汤治疗肝郁不孕。本文阐述了女子容易致郁的原因,并通过开郁种玉汤制方机制来阐述其治疗肝郁不孕之机理。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缺血预处理组大鼠钳夹阻断两侧颈总动脉15min;3天后,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线栓阻塞右大脑中动脉8h。非缺血预处理组除不钳夹阻断两侧颈总动脉外,其余步骤相同。右大脑中动脉阻塞8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及亚硝酸盐还原法测定大脑皮层及海马的NO含量。结果:(1)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非缺血预处理组有显著改善(P<0.01);(2)缺血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层、海马的NO含量较非缺血预处理组大鼠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了脑组织的NO水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建立本地区健康成年人群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50和CA242的参考区间,为上述指标应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者共计2222例,MAGLUMI 4000PLU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SE、CA50和CA242水平,采用单侧95%参考区间法计算各自的参考区间并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血清NSE、CA50和CA242水平的差异.结果 NSE、CA50和CA242检测结果成偏态分布,参考区间分别为0~5.38ng/mL、0~18.69IU/mL和0~15.08 IU/mL;参考区间验证结果显示,20例参考个体除了1例NSE测定值为9.69ng/mL落在参考区间外,CA50、CA242测定值均在参考区间内;NSE、CA50和CA242水平在三组年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E水平男性组高于女性组,中位数分别为3.83ng/mL和3.64ng/mL;CA50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中位数分别为6.56 IU/mL、5.84IU/mL;CA242水平男性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 初步建立了本实验室正常成人NSE、CA50和CA242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94.
95.
肌电图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病人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肌肉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9例MND病人进行EMG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 EMG除8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原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结论 EMG检查对确诊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CNS内Fas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并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uinea pig spinal cord homogenate,GPSCH)为抗原免疫建立EAE模型.治疗组给予米诺环素,而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组化检测Fas和Bcl-2的表达.结果 Fas的表达各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细胞数模型组高于治疗组(P<0.05);Bcl-2的表达除脑干阳性细胞数外,平均光密度及细胞数治疗组高于模型组,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可能通过介导Fas和Bcl-2的表达,干预凋亡调节免疫反应对EAE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7.
龚爱萍  周红  曾丽 《护理研究》2014,(17):2096-2097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BF)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亲水型BF组(n=20)与复合型BF组(n=20)。在病人机械通气开始时,将BF连接在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Y形管接头之间;在病人机械通气后的第1天~第5天,每天对两组病人BF滤过膜的呼吸机侧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亲水型BF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第1天均为0,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0%、75%、100%、100%,复合型BF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第1天、第2天均为0,第3天、第4天、第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70%、100%,两组不同采样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第2天、第3天、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菌鉴定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水型BF的更换时间以每天1次为宜,复合型BF的更换时间以2d1次为宜,复合型过滤器滤菌效应较亲水型好,不同型号BF的更换与细菌的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运用在线数据库研究大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系中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argetnet、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分别获得大黄素作用靶点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因,并构建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对交集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4.2.6软件模拟分子对接。将大黄素与经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共同培养,培养分组情况: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NF-α组,10 ng/mL)、药物干预组(TNF-α 10 ng/mL+Emodin20、40、60、80、100 μmol/L)。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周期实验探究大黄素对MH7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lot观察其NF-κB通路蛋白表达情况,通过Rt-PCR实验分析 CAPS3、PTGS2(COX2)、MAPK14 基因的表达。结果 获得大黄素和类风湿关节炎交集基因32个,其中心节点为CAPS3、ESR1、MAPK14等,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提示大黄素与核心靶点能较好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MH7A细胞过度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NF-α诱导的MH7A细胞NF-κB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予以大黄素80 μmol/L干预后IκBα、p-NF-κB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TNF-a组COX2、 P38MAPK(MAPK14)核心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大黄素(80 μmol/L)处理后各组COX2、P38MAPK14的mRNA表达下降mRNA的表达下降(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3上调。结论 大黄素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调节NF-κB等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比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利弊。方法对260例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其中颈内静脉置管组5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组68例,股静脉置管组85例,PICC置管组51例。分别记录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组置管方式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股静脉置管所致最多,且其血栓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方式深静脉穿刺技术均为成熟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上可以互补。PICC及锁骨下静脉置管要优于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在无禁忌症及血管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PICC及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00.
李婛  曾丽 《内科》2007,2(6):950-95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分散性脱髓鞘、轴索损伤和炎症活动为特征[1]。迄今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尚未清楚,目前一般认为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作用,易于触发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过程而致MS。因此,对MS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外有报道,雄激素对复发-缓解(R-R)型MS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本文试就雄激素与MS的关系进行探讨。1雄激素及其雄激素受体(AR)雄激素是一类含有19个碳原子的甾体激素,雄激素能促进和维持精子发生、促使雄性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