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的影响及肾脏内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0只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 0.05);IL-1β?F4/80和iNOS在肾脏表达显著增高(P < 0.05)?小檗碱治疗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有所降低;IL-1β?F4/80和iNOS的表达均较高脂饮食组减少(P < 0.05)? 结论:小檗碱可以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尤其是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9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已经应用到了靶点识别的领域。反向对接技术为新靶点的探寻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本综述将着重探讨这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内IKKα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 (WT小鼠) 和20只8~10周龄健康雄性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即IKKαMKO小鼠(KO小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分别构建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抑炎因子白介素10(IL-10)、促炎因子白介素6 (IL-6),增殖指标Ki67、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表达, Western印迹检测IL-10、IL-6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法表明IRI组较Sham组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及炎症浸润增加。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脏IRI后IL-10和IL-6均呈高表达,IL-10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 IL-6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与WT-IRI组相比,KO-IRI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加重(P<0.01),IL-6、CD68、iNOS表达显著增加(P<0.01),IL-10(P<0.01)、Ki67(P<0.05)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巨噬细胞内IKKα基因敲除加重了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且不利于肾脏修复,这可能与增加了肾脏早期巨噬细胞(M1型为主)浸润及促进了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巨噬细胞;IKKα [中图分类号]R363  相似文献   
94.
周某,女,32岁,第一次住院(2009年5月15日):因反复血尿20d入院.患者20d前开始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少尿,无腰酸腰痛,无畏寒发热,在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 +,隐血+ + +,肾功能尿素氮(BUN) 37.8mmol/L,血肌酐(Scr) 919.6umol/L,血常规血红蛋白(HB)55g/L,拒绝血透,予"百令胶囊、多糖铁复合物"等口服治疗,效果不佳,仍有血尿,且逐渐出现眼睑及颜面水肿.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95.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是一种脂质运载蛋白,自从1993年被Kjeldsen等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以来,人们对NGAL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已知NGAL与感染、炎症、肿瘤、肾脏疾病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GAL可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监测生物学指标,并在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NGAL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曹长春 《中外医疗》2010,29(7):41-41
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大约占总糖尿病患者的5%~10%,为儿童与青少年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研究认为它的产生根本原因是在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机体对胰岛素多种抗原成分免疫欠耐受,导致了针对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  相似文献   
97.
诺和笔3在注射胰岛素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8.
目的:优化鱼精蛋白-脂质体-寡聚核苷酸(oligodeoxynuleotides,ODN)复合体(1iposome-protamine-ODN,LPD)法以提高SKOV3细胞的转染效率,并探讨该转染法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设计核转录因子-κB(NF-κB)诱捕物ODN和对照物Scrambled ODN,并用FITC标记.LPD表面 /-电荷比例设计为1,2,4,6,并按转染液中是否含有小牛血清分成2组.用荧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用MTT法观察LPD法对SKOV3细胞在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SKOV3细胞经LPD法转染, /-电荷比例为4时转染效率最高,达96.41%,而无鱼精蛋白-脂质体的裸露ODN细胞转染效率为12.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上的高度显著性意义.培养液中10%小牛血清对转染效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适宜电荷比例的LPD法是一种不受血清影响的高效率转染方法,有望用于体内转染.  相似文献   
99.
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注射途径不同能够引发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应答。而应答之后产生的记忆性淋巴细胞的分布与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和T淋巴细胞作用的部位有关,但其产生和归巢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记忆性CD8 T细胞。为研究使用体外致敏DC进行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作者使用不同的注射途径进行实验,验证了其对不同部位肿瘤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