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6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李海梅  马东骥  曹伟  张烁 《吉林医学》2014,(6):1295-1295
目的:对应用臭氧液对患有顽固性阴道炎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患有顽固性阴道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平均38例。采用洁尔阴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采用臭氧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顽固性阴道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臭氧液对患有顽固性阴道炎的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2.
曹伟  周力  张春影 《西部医学》2014,26(11):1493-1495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在预防术后尿潴留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椎管内麻醉下行曲张精索静脉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及阴囊手术的男性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5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坦索罗辛组59例,于术前14、2小时及术后10小时给予坦索罗辛0.4mg;安慰剂组57例,于术前14、2小时及术后10小时给予安慰剂.观察患者术后24小时是否出现尿潴留、排尿困难及其他副作用.结果 坦索罗辛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5.9%)远小于安慰剂组(21.1%),手术时间及年龄也与术后尿潴留有关,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给予坦索罗辛治疗可以减少曲张精索静脉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及阴囊手术术后尿潴留及术后留置导尿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累及胸膜或胸膜原发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胸膜腔在正常情况下有微量滑液,其产生和吸收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可加速其产生(或)减少其吸收时,就出现胸腔积液。肿瘤阻塞了壁层胸膜血管、淋巴管或转移致纵隔淋巴结,使胸腔积液的回流吸收受阻,以及肿瘤直接侵犯和伴随的炎症,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是MPE产生的主要机制。临床上恶性肿瘤患一旦出现MPE,即意味着病变已局部转移或全身播散,病变已到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又因为积液量往往较多,且发展迅速,使肺扩展受到了机械性限制,影响心肺功能,易并发肺不张和反复感染,常常造成患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的生存质量,如不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4.
曹伟  何毅 《上海医学》1998,21(7):422-42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为女性乳腺良性肿瘤的多发病。我院从1993~1997年收治4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并作随访、观察。对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病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53)、C-erbB2作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75.
针刺治疗乙肝案孟××,男,62岁,农民。就诊日期1995年2月27日。主诉:纳差、乏力3年余。症见:体倦乏力,纳差,腰膝酸软,腹胀,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苔黄腻,脉弦滑。经询问,患者有嗜酒史40余年。临床检查:GPT正常,乙肝酶标:HBsAg...  相似文献   
76.
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产生情况及其对部分药物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 的情况 ,用纸片扩散法对 8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产ESBLS 的肠杆菌科细菌 4 7株 ,其中大肠埃希菌 2 5株、肺炎克雷伯菌 14株、阴沟肠杆菌 5株、催产克雷伯菌 1株、鼻硬结克雷伯菌 1株、液化沙雷菌 1株。在 8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中 ,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敏感率最高 (10 0 % ) ,其次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89.4 % )、头孢西丁 (72 .4 % )和头孢替坦 (6 5 .9% )。结论 :产ESBLS 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于由产ESBLS 株引起的感染 ,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优于头霉菌素类药物和其他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77.
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5)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产生情况及其对部分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5的情况,用 片扩散法对8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产ESBL5的肠杆菌科细菌4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阴沟肠杆菌5株、催产克雷菌1株、鼻硬结克雷伯菌1株、液化沙雷菌1株。在8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中,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手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9.4%)、头孢西丁(72.4%)和头孢替坦(65.9%)。结论:产ESBL5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于由产ESBL5株引起的感染,亚胺增南和美洛培南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优于头霉菌素类药物和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非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存在着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并用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收到一定疗效。我们在1993年~1994年两年内对11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用酶联雌二醇(E_2-HRP)酶联孕酮(Pg-HRP)组化标记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测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依曲替酸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皮损区白介素(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依曲替酸的临床疗效;用原位杂交技术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区IL-17mRNA和IL-17蛋白表达。结果依曲替酸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抑制了皮损区IL-17mRNA的表达(治疗前39.95±11.44,治疗后16.20±6.65)及蛋白表达(治疗前0.85±0.10,治疗后0.26±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可能涉及对患者皮肤Th17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miR-455-3p在胃癌中的水平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0例胃癌组织(胃癌组)中miR-455-3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MVD和VEGF表达,并分析胃癌组织中miR-455-3p水平与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选取同期的37例浅表性胃炎和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胃癌组的miR-455-3p水平为1.16±0.59,低于对照组的2.61±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分别为71.3%(57/80)和54.9±7.3,均高于对照组的28.6%(14/49)和27.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iR-455-3p水平与VEGF表达(r=-0.783,P<0.05)和MVD(r=-0.824,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miR-455-3p在胃癌中为低表达,并与VEGF表达和MVD呈负相关,有可能在调控胃癌组织血管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