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动力髋螺钉的极限载荷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采用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的极限载荷性能。方法 15具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标本,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例,对照组(正常标本),其中二组制成EvansⅢ型骨折模型,一组应用DHS固定,另一组应用CPC强化DHS固定,测量各组的最大载荷。结果正常标本组的极限载荷最大,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极限载荷次之,单纯DHS内固定组的极限载荷最小,其中CPC强化DHS组与单纯DHS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采用单纯DHS内固定,或加CPC强化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折的极限载荷及均小于原始完整标本,但CPC强化后能提高DHS的极限载荷,可能减少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汤药配合针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根据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汤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2组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03)。观察组患者眩晕、颈部不适、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7.89±3.46)d、(9.41±2.98)d、(6.94±2.89)d]显著短于对照组[(12.82±5.17)d、(13.79±3.93)d、(9.88±4.70)d](P均0.001)。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6.89±0.86)、(6.91±0.74)无明显差异(P=0.892),治疗后VAS评分(1.22±0.34)、(2.86±0.45),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无明显差异(P=0.231、P=0.909),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下降(P=0.001、P=0.030),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P0.001)。结论汤药配合针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能促使血液黏度降低,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从而促进综合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为观察非药物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7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麻仁丸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非药物疗法(包括穴位推拿、被动腹式呼吸、步行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非药物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能起到改善便秘患者症状,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恢复排便反射的作用,可以减少泻剂的使用,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患儿MRI形态学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5例脑瘫患儿的头颅MRI资料(1.5T),其中痉挛性脑瘫16例,锥体外系脑瘫7例,肌张力低下脑瘫4例,混合型脑瘫8例.结果 32例患儿(91%)颅脑MRI显示异常.其中脑萎缩11例,脑白质髓鞘发育延迟8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6例,基底节异常信号5例,脑软化灶5例,皮层梗死病灶3例,先天畸形4例.3例病人MRI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结论 MRI检查对小儿脑瘫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疗法应用于慢性疼痛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疼痛性肌腱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包括休息、冷敷和使用布洛芬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阻滞疗法进行相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采用疼痛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12例胃肠道反应,4例皮肤瘙痒,其他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92%,观察组在未出现不良情况( 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2.13±0.79vs4.03±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心理指数、情感指数和健康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神经阻滞疗法对慢性疼痛性肌腱炎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多层螺旋CT因其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平面重建(MPR)是其中技术之一,该技术将扫描范围内所有轴位图像叠加起来,再对某些指定的组织进行冠状、矢状、斜面及曲面的切层图像重组。以往在颅脑、纵隔、盆腔、脊柱、腹腔及腹膜后的病变有过报道,现将MPR技术在鼻窦区的应用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第1组20例为健康体检者,CT冠扫未见异常。第2组30例为临床疑为鼻窦病变的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做定位片。扫描范围从额窦顶至上颌骨齿槽突。层厚5mm,间距5mm,电压120kV,电流180mA,螺距0.75。将横段图像进行回顾性重建,层厚…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应用Numelock-Ⅱ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6月,应用Numelock-Ⅱ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1~47岁,平均37岁。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Mazur评分标准,其中优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Numelock-Ⅱ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在我院住院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Merchan评分标准,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7.4%.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9.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增加病死率和卒中复发的风险。尽管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但却又是经常被忽略的情况。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简要的回顾,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后抑郁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2月JOA简化评分、腰痛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随访2年患者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1.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月观察组IOA简化评分、腰痛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1%vs 21.1%,P<0.05),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