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总结和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保持乳房良好外形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3 7例患者接受了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瘢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的量化标准 ,评估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观效果。四项指标积分≥ 2 1分为优 ,13~ 2 0分为良 ,<13分为差。结果 术后保留乳房外形优良者 3 0例 ( 81.1% ) ,乳房外形较差者 7例 ( 18.9% )。常见问题是因切口瘢痕致乳房变形、乳头歪斜、乳头不自然挺立 ,以及与对侧乳头水平高度差距明显。结论 术前认真设计手术切口、术中注意术区皮瓣和保留乳腺组织的彻底游离以及切除、缝合技巧 ,术后切口包扎时注意避免压迫乳头等 ,将有助于保持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2.
包皮环切缝合方法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皮环切缝合方法改良易辛,杨银珠,陈英包皮过长、包茎是一种常见病,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手术切除过长的包皮,经典的术式是包皮环切术,在此基础上许多临床医师对术式进行了改良,但无论何种术式其缝合方法不外乎凡上林纱条加压结扎缝合法和直接缝合法。为改善上述缝合法...  相似文献   
23.
易辛  钱群 《医学新知杂志》1997,7(4):172-172,174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自1908年由Miles首例以来[1],一直是临床医师治疗直肠癌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们选择了两组病例进行观察,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1986~1996年我院收治直肠癌110例,其  相似文献   
24.
胡慧  刘宁  易辛  韦伟 《中国医学创新》2013,(17):110-11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1年间收治的12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病程3.15年,所有患者血清钙水平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升高,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超声和ECT的定位阳性率分别为75.0%及83.0%。结论:慢性骨疾病、肾结石或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应考虑到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可能性。在PHPT的诊断中pth的检测应该做为常规。超声及ECT定位联合术中甲状旁腺素检测及术中快速病理能较好地诊断PHT,对术前定位明确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来说手术探查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5.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治疗脱垂性内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治疗脱垂性内痔的优缺点。方法 利用环形吻合器(HCS33)对26例Ⅲ、Ⅳ期环状脱垂性内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平均术后住院天数3.5d。平均手术时间22min。术后24h疼痛评价18例无疼痛(69.23%),8例轻度疼痛(26.92%)。术后48h评价疼痛效果:20例无疼痛(76.15%),6例轻度疼痛(23.85%)。术后并发尿潴留20例(76.15%),下腹胀痛不适6例(23.85%),大便次数增多1例(3.85%)。吻合口4-5周痊愈,出院1-3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复发低和并发症少的优点,缺点是治疗经费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分期评价的临床意义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 参照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标准,重新对2011-2016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浸润性小叶癌患者进行解剖学分期及预后分期评价,并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治乳腺浸润性小叶癌21例,占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2.7%,研究发现浸润性小叶癌与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相比,年龄分布、月经状况、分子分型特征及解剖学分期与预后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小叶癌解剖学分期与预后分期评价存在差异.结论 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系统中的预后分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但需参考解剖学分期共同评价.浸润性小叶癌与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相比,组织学分级低,预后分期佳,但要对浸润性小叶癌进行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还需要更大样本更完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喉前皮下针电极记录肌电信号用于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监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20例行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术中分别采用喉前皮下针电极和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监测喉返神经功能。结果 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气管插管表面电极记录肌电信号为:V1=(976.5±452.3)μV,R1=(1161.2±548.3)μV,V2=(966.6±416.2)μV,R2=(1168.2±528.5)μV;喉前皮下电极记录肌电信号为:V1=(548.7±216.1)μV,R1=(677.8±263.4)μV,V2=(545.7±204.4)μV,R2=(679.8±270.4)μV,肿瘤切除前后肌电信号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电极置入过程中,未发生皮下血肿和电针折断,无医务人员被针电极刺伤事件,术后无喉部皮肤感染和瘢痕形成。喉前皮下针电极记录的肌电信号强度约为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的50%,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血钙水平均无关。结论 喉前皮下针电极用于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监测安全可行,具有稳定性好、安装方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但肌电信号强度仅约为气管插管表面电极的50%。  相似文献   
28.
改良甲状腺包块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辛  胡慧 《现代保健》2009,(11):15-16
目的探讨改良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改良甲状腺包块切除术和传统术式,并在手术时间、引流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项目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改良术式手术时间、引流量及切口长度较传统术式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无1例发生神经损伤或甲状旁腺损伤;对照组发生神经损伤4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两组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甲状腺包块切除术能简化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美容效果好,符合现代手术微创、美观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微创甲状腺外科手术技巧理论与实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正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情况少见,尤其是双侧乳糜胸更为罕见~([1]),大量乳糜液压迫肺和纵膈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双侧乳糜胸及乳糜腹文献尚无报道。笔者单位近期诊治1例甲状腺癌双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双侧乳糜胸及乳糜腹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乳腺钼靶摄影结合CT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钼靶摄影结合CT诊断为乳癌的100例1期和2期乳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保留乳房手术组53例,采用乳腺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改良根治术组47例,采用乳腺全切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两组均行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术后疗效观察,保乳手术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8%和1.7%;改良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2%和2.6%。结论:钼靶摄影与CT扫描有优势互补作用,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钼靶摄影结合CT在乳癌保乳术中具有诊断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