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输尿管插管注水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输尿管内注水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5 98例难治性输尿管结石采取逆行输尿管插管 ,输尿管内高压 (10 0ml/ 5min)注入生理盐水 ,同时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结果 患者一周内排石率 10 0 %。一周内结石排净率 77% (4 60 / 5 98) ,两周内结石排净率 98% (5 85 / 5 98) ,两个月结石排净率 10 0 %。 结果 输尿管插管注水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9~2001年,我院共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33.
气压弹道碎石术留置导管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17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进行留置导管护理。结果术后无1例病人出现粘连、狭窄、发热、疼痛等症状。提示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导管并加强护理,可保证碎石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及经尿道前列腺气化(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1997年182例TURP及1998年~2002年216例TUVP临床资料。结果:疗效满意。TURP组182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5.7min,并发症发生率4.4%(8/182)。TUVP组216例,平均手术时间43min±4.9min,并发症发生率3.2%(7/216)。结论:TURP和TUVP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住院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疾病不确定感与身体症状困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分别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台湾学者陈美玲"的血液透析患者身体症状困扰量表",调查了59例处于血液透析诱导期的终末期肾脏病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身体症状困扰。结果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症状困扰的程度各自不同,但困扰发生率为100%。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呈正相关(r=0.27~0.54,P<0.05)。结论症状困扰会影响肾病住院患者诱导透析期间的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减轻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困扰,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7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家庭关怀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家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正血管内栓塞是当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段,且在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但采用该种方法治疗,应严格依照载瘤动脉情况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为进一步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选取我院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痛觉是感觉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射机制,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伴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引起人感觉和情绪上的不愉快的复杂主观感受[1].研究表明,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引起病人机体活动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和机体康复延迟,住院时间增加[2].护理工作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是患者疼痛症状的主要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对疼痛的观察评估能力和镇痛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镇痛效果.因此,切实了解护士对临床患者疼痛处理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护士疼痛处理水平的关键.本文将对国内外对护士的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改进疼痛护理教育、提高临床疼痛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青年尿毒症患者等待供肾不同阶段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例等待供肾的青年尿毒症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出4个主题,(1)早期(0~6个月):怀有希望;(2)中期(7~12个月):应对无效;(3)持续期(13~24个月):不确定感;(4)后期(2年以上):严重的负性情绪。结论青年尿毒症患者等待供肾期间的心理体验复杂多变,医务人员应根据青年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支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