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银屑病发病中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及核因子调控机制。方法: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一核细胞(PBMC).正常人皮肤体外培养获角质形成细胞(KC),两者混合培养,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体系及PBMC、KC各自的转录因子NF-κB表达,ELISA法测上清液中IL-8、ICAM—I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培养体系及PBMC、KC中NF—κB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中NF—κB的活化增强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提示抑制NF—κB活性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2.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镜检阳性 5 94例 (4 1.2 % ) ,主要为足癣 2 3 0例 (3 8.7% )、甲真菌病 165例 (2 7.8% )、手癣 80例(13 .5 % ) ;分离菌株 2 2 1株 ,其中红色毛癣菌 97株 (4 3 .9% )、须癣毛癣菌 65株 (2 9.4% )、念珠菌 3 1株 (14 .0 % ) ,其他菌种2 8株 (12 .7% )。结论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 ;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 ,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二 ,念珠菌居第三。  相似文献   
103.
解脲脲原体(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病原体之一。Cedillo等认为UU在性成熟女性生殖道中的分离率非常高。当临床检测到UU,并不能确定是携带状态还是感染状态,因此,本研究选择以下两个指标进行检测:即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白细胞介素-8(IL-8),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女性生殖道过程中这二者水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4.
核因子-κBp50和P16INK4A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最常见于HPV6、11型感染.国内外研究表明CA可发生癌变[1],因此尖锐湿疣与癌变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尖锐湿疣组织中核因子(NF)-kBp50和P16INK4A表达进行了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5.
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目前病因未明,近年来认为主要与感染、遗传、肿瘤、免疫等有关.本病治疗尚有争议,但大部分人认为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干预下分离自不同部位的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不同部位红色毛癣菌共20株,其中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各5株,采用(NCCLS)M38-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含地塞米松与含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影响下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当地塞米松的浓度为0.05%、0.1%、0.2%时,红色毛癣菌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081μg/mL、0.092μg/mL和0.109μg/mL,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其浓度为0.4%、0.8%时,红色毛癣菌的MIC几何均值分别为0.196μg/mL、0.319μg/mL,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自四个不同部位的红色毛癣菌MIC几何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地塞米松浓度为0.4%、0.8%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敏感性;不同部位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芬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7.
赵芳  李文竹  潘坚扬  杨嘉誉  瞿海斌 《中草药》2022,53(17):5312-5320
目的 以丹参注射液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1H-NMR指纹图谱分区相似度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方法 采集81批丹参注射液的1H-NMR光谱,根据代谢物信号的分布规律,将光谱分为氨基酸区、糖类区和酚酸区,分别计算各区光谱的夹角余弦与标准化欧氏距离2种相似度指标,并评价丹参注射液批次质量一致性的性能,并与基于全1H-NMR谱的相似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不同批次丹参注射液间氨基酸、糖类及酚酸的组成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氨基酸、糖类的批间差异较大;同时,欧式距离对成分的批间波动更为敏感。此外,基于全谱的相似度分析结果受糖区特征峰影响极大,对酚酸及氨基酸类成分的批间差异辨识能力较差。结论 基于1H-NMR光谱分区相似度计算法可以更好地辨识不同类别成分的批间波动,较全谱相似度计算法更适用于丹参注射液的一致性评价,为进一步提升中药制剂的质量一致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研究表明 ,正常尿路上皮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的表达与分化有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膀胱癌组织中CK2 0表达进行了检测 ,探讨CK2 0不同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994~ 1999年间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块90例 ,其中复发患者 46例 ,未复发患者44例 (未复发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 2年 ,1998、1999年间首发病例尚未复发者已去除 )。病理分级按WHO标准 ,复发组中G12 9例 ,G2 17例 ;未复发组中G131例 ,G2 13例。另取 7例健康膀胱粘膜组织标本为对照。CK2 0免疫组化 :常规石蜡…  相似文献   
109.
110.
bcl—2,bax,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bcl-2,bax,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bax,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bcl-2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21.43%(15/70).与非肿瘤胃粘膜相比,bax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Ki-67指数随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的Ki-67指数显著高于无转移者.结论bcl-2的异常表达可能对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bax表达的显著下降可能与胃癌对化疗的反应差异有关.Ki-67的表达对胃癌的进展程度及其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