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大鼠肾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参附组MDA、SOD、GSH.Px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NO含量与缺血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与再灌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肾组织病变较再灌组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对cNOS来源的NO活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32.
综述了近年来经口气管插管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认为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可以减少气管导管移位或脱管,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13髋)采用髓芯减压自体或异体骨植骨联合骨小梁多孔钽棒置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8.56±16.34)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植骨联合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功能、缓解髋部症状,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我院1962—1987年间504例卵巢肿瘤进行分析,按组织发生学的特征分为五大类,其中原发性肿瘤占97.2%,转移瘤占2.8%,良性瘤391例,占77.6%;恶性瘤96例,占19%;交界性肿瘤17例,占3.4%。并讨论了对某些肿瘤诊断的体会。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独创的微创术式治疗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并探讨此术式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有臀部肌肉反复多次注射药物的病史,并具有外“八”字步态、膝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划圈征及交腿试验阳性、Obet’s征阳性等典型的臀肌挛缩症的临床表现。根据臀肌挛缩症的分级标准,将39名分级为Ⅰ、Ⅱ、Ⅲ度的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屈髋屈膝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Ⅰ度患者9人,Ⅱ度患者25人,Ⅲ度患者5人全部行微创手术治疗,有效率100%,优良率97.4%。结论应用该术式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8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P16,P53,Rb和NM23的表达。结果显示所有8例标本Rb均表达阳性,而P16则表达弱阳性和阴性。8例中有两例表现浸润,破坏最明显,瘤组织穿破子宫,累及周围组织。这两例中,1例NM23表达阴性,另1例NM23为弱阳性和P53弱阳性。8例中P53仅此1例阳性。这些结果提示P16的表达与Rb活性负相关。P53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和进展有关,而NM23则可能与此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7.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进一步探讨参附注射液抗休克机制,本文观察了参附注射液对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参附注射液组肾外髓水肿明显减轻(P<0.01),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提示保护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是参附注射液抗休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背景:治疗股骨干骨折可采用多种内固定方法,各有相对适应证。髓内扩张自锁钉是一种弹性固定,既能维持一定的强度,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理应力,刺激骨痂生长,利于骨折愈合,其利用侧刃传达扭矩,利用下部两翼及上部螺栓分担轴向力,形成了一种弹性静态固定方式,避免了过度的应力集中。髓内扩张自锁钉靠改变内钉侧刃宽度来适应不同宽度的髓腔,大多数病例可不用扩髓,在不降低内固定强度的前提下,避免了扩髓破坏髓内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且髓内扩张自锁钉术后不需外固定,故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目的:总结分析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后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9.
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加植骨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12例。结果12例均骨性愈合,根据Stewart & Hundley标准评定,优3例,良6例,可2例,差1例。1例出现术后桡神经麻痹。结论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固定牢靠、不愈合部位加压、治疗过程中可调整轴线、软组织破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杨雨微  胡晨  卞慧敏  戴晓明 《中成药》2010,32(3):371-374
目的:研究通塞脉片(当归、党参、黄芪、石斛、川芎、金银花、牛漆、甘草)(TSM)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50只♂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TSM高剂量和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以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他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建立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2周后检测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电镜观察动脉血管形态。结果:模型组大鼠CEC明显增加,AngⅡ含量显著升高,TSM能够减少CEC,降低AngⅡ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严重受损;TSM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扁平形态基本完整,内弹性膜平整厚度均匀,损伤明显减轻。结论:TSM通过减少CEC数量、降低AngⅡ水平,达到保护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