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4篇
  免费   2108篇
  国内免费   1409篇
医药卫生   45941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32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758篇
  2015年   849篇
  2014年   1957篇
  2013年   1733篇
  2012年   2346篇
  2011年   2387篇
  2010年   2435篇
  2009年   2253篇
  2008年   2285篇
  2007年   2231篇
  2006年   2166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849篇
  2003年   1641篇
  2002年   1443篇
  2001年   1522篇
  2000年   1288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910篇
  1997年   820篇
  1996年   829篇
  1995年   731篇
  1994年   628篇
  1993年   486篇
  1992年   491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82篇
  1989年   399篇
  1988年   339篇
  1987年   297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85篇
  1983年   165篇
  1982年   139篇
  1981年   116篇
  1980年   98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4篇
  1959年   41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技术检测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和正常动脉血管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有脑动脉瘤标本中均可见iNOS表达,而正常脑动脉标本中则未见其表达:iNOS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动脉瘤壁外膜和中膜的炎症浸润区的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胞浆内。结论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iNOS过度表达,继而合成大量的NO有关。  相似文献   
62.
鳃裂囊肿和瘘管是颈部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疾患,临床误诊时有发生,以至延误患者治疗。现将收集的9个误诊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所在的位置,本组病例中,属第一鳃裂瘘1例,第二鳃裂囊肿8例;男4例,女5例;均为单侧;年龄2岁至42岁;病程2月至5年。其误诊情况为:囊性水瘤1例:患儿男,2岁,父母偶然发现左颈部包块二月,不疼痛。检查见左颈中部有一囊性包块,质软,表面皮肤正常,穿刺抽出清亮淡黄色囊液,未作涂片镜  相似文献   
63.
止痒舒肤酊是笔者自制的一种中药酊剂,在皮肤病中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朱丹华  徐铅辉 《社区卫生保健》2006,5(6):401-402,404
目的观察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糖耐量降低人群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门诊病例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60例糖耐量降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饮食控制(饮食组)、运动疗法(运动组)及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饮食+运动组)进行干预,8周后检测,对干预前后自身及各组间对照分析效果。结果3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和0.01)。饮食+运动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饮食组和运动组(P值分别〈0.05和0.01),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有助于控制糖耐量降低人群的空腹及餐后血糖,有可能延缓其向糖尿病发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AP不同病程、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的血小板计数变化的特点。结果AP发病第1天中有49%的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比例随后逐渐下降(r=-0.85);平均血小板计数在起病的前2周内呈上升趋势(r=0.96),且不同发病天数间的平均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病程中后期,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300×109/L,其比例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升高(r=0.83);上述变化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但≥60岁的患者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者(P<0.05)。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发病前3天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57%)明显多于轻症AP患者(19%,P<0.001),病程中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比例(29%)也明显多于轻症患者(7%,P<0.001)。如以发病后首次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标准预测SAP,其敏感性59%,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51%,阴性预测值85%。结论AP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有下降趋势,随着病程延长,血小板计数有增高趋势,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预测SAP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6.
笔者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2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传统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对比研究,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农村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石首市育龄妇女3944例,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查,一种采用传统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另一种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结论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的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检出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所采取的不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阴道试产28例,阴道试产率为46.67%;其中阴道成功分娩19例,阴道分娩率31.67%;试产过程中转为剖宫产9例;入院后直接或择期剖宫产32例,其中符合以上阴道试产条件但选择做剖宫产18例,具有新旧手术指征14例.结论:提高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所采取的不同分娩方式的认识,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证,降低剖宫产率,大力提倡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早期胃癌不同扩大手术的实际意义,以选择合理的胃切除和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以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施行规范D2及扩大手术的217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施行不同扩大手术的原因、淋巴结清除的必要性及第Ⅱ站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6例,No.5、6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联合脾、脾动脉切除2例,No.10、11p、11d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胃下部癌联合横结肠系膜切除3例,No.15淋巴结未见转移。以上病例术中多数误认为进展期胃癌而扩大了胃切除或淋巴结清除范围,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较多。胃下部癌清除的第Ⅱ站淋巴结中No.11p、12a、14v均未见转移;黏膜下癌(sm癌)中,No.7、8a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黏膜内癌(m癌)(P〈0.05);淋巴管癌栓阳性者No.7淋巴结转移较阴性者明显增多(P〈0.001),No.1、13淋巴结转移仅出现在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sm、癌灶大于3.0cm、凹陷型,淋巴管癌栓阳性)。结论早期胃癌不需施行淋巴结扩大清除术和联合脏器切除。早期胃上部癌不需施行全胃切除术。早期胃下部癌中No.11p、12a、14v淋巴结不需清除.但对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高危病例,应行标准D2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70.
无肛舟状窝瘘是女孩最常见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国内多行一期手术,手术方式多样[2,3]。我院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瘘管原位游离后移肛门重建治疗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