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测量方法,对在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是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3.
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系统集先进的计算机、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和立体计量技术为一体,不仅可对多种肿瘤进行多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还可直接用于医学微观形态教学.真实显示各种正常细胞、病变细胞及肿瘤细胞微观形态及差异,便于学员识别和理解.为了满足100人以上大班次实验教学,在本校第二综合实验室建立了彩色显微示教系统,应用于病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肿瘤脱落细胞3门学科,,对12个班次,750多名学员进行调查统计,受到100%学员的欢迎和好评.该系统还可应用于解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及部分临床检验学等.因此,该系统在实验教学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梗死后早期心绞痛(PIA)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防止梗死面积扩展或发生再便,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率。方法分析AMI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不同心功能状态下PIA的发生率、发作诱因及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等。结果PIA发生率为20.9%。与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心功能状态及高血压有关。结论多支病变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功能Ⅲ-Ⅳ级及并发高血压者,PIA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5.
86.
转人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液抑制血管生长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人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液对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动物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瘤作用。方法:以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建立肿瘤模型;分别进行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给药,同时用转人内皮抑素基因双歧杆菌液做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实验,在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血管条数,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血管密度。实验动物处死后,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转基因双歧杆菌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9.78%、45.81%和30.41%;普通双歧杆菌组抑瘤率为10.9%,尾静脉注射转基因双歧杆菌组抑瘤率为58.3%;CAM实验显示转基因双歧杆菌液可明显抑制血管的生成。结论:转基因双歧杆菌有良好的抑制血管生长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且其作用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米力农和尼卡地平对桡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 :桡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接触技术取桡动脉并测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分别给予硝酸甘油、米力农或尼卡地平后再次测量桡动脉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尼卡地平组用药后血压下降明显 ;硝酸甘油和米力农组术后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静脉输入硝酸甘油或米力农后 ,桡动脉血流量增加 ,差异显著 ,但手术前后血流量增幅在两组之间并无差异。尼卡地平组给药后的桡动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硝酸甘油和米力农能够增加桡动脉的血流量 ,适合用于缓解桡动脉 冠状动脉移置术后桡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88.
以甲基丙烯酸酯微血管铸型法观察了2例成年男性尸体标本的心室壁微血管构筑,并与实验动物(犬4例、山羊2例、绵羊2例、兔4例、豚鼠4例,大鼠4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人和上述实验动物心室壁微血管构筑无明显不同;左、右室壁微血管构筑基本相似。1.左心室肌层毛细血管密度:浅层、中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相似,均约2,000支/mm~2,肉柱和乳头肌内毛细血管密度较高,约3,000支/mm~2左右。2.微循环单位:心室壁微循环似以肌束区分范围;在肌束内,又可区分出微循环单位。肌束间有与之平行的微动脉和微静脉。由微动脉沿途发出的终末微动脉,垂直进入肌束。在  相似文献   
89.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计算了高压下氧中毒小鼠肺毛细血管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暴露于0.5MPa高压氧后,肺毛细血管线粒体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的值没有发生变化,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0.
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测量方法,对高压氧中毒(HBOI)后小鼠软脑膜微血管和大脑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HBOI后小鼠软脑膜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LP活性增强,微血管呈扩张状态,管周有渗出,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是活性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作者认为,脑的微循环障碍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LP活性增强可能是氧中毒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