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医药卫生   20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分析良性局灶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和颞叶癫痫(TLE)的临床、脑电图和磁共振表现.方法对22例患者BECT和20例患者TLE进行分析.结果BECT多见于2~14岁,典型发作为局限性运动和感觉发作,可继发全身性泛化,与睡眠密切相关,EEG背景正常,中央颞区尖波/棘波,MRI多无异常;TLE见于任何年龄,特征发作为植物神经、精神和一些特殊异常感觉,无明显昼夜规律,EEG放电一般于前颞最明显,MRI多见海马硬化,其他病因颞叶肿瘤、畸形、瘢痕等.结论两者临床特征、EEG和MRT表现迥异;BECT症状轻、病程短、疗效满意、预后好;TLE病因各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经过复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掌握宁波地区鼠形动物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整理1990-2005年鼠情监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年中共捕获鼠形动物5种3779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臭为常见种。市区褐家鼠的构成比高于农村,农村野栖鼠种主要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995年以后市区鼠形动物种群密度逐渐在3-4月和9-10月呈现2次高峰。结论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开展1次灭鼠活动,消灭对象应以褐家鼠为主,选择对其杀灭效果较好的毒饵和投饵方式。  相似文献   
993.
涕灭威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涕灭威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种较好的杀虫、杀螨剂,特别是对线虫具有很好杀灭作用,它具有触杀、胃毒、内吸等杀虫方式,可防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作物的虫害。为了解涕灭威长期小剂量摄入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寻找慢性阈浓度,提出生产车间空气中涕灭威的最高容许浓度建议值,以保护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我们进行了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6年12月,对18例冠心病患者行再次CABG。术前心绞痛(CCS分级)级7例,级1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6例均有原移植静脉狭窄/闭塞,2例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桥狭窄/闭塞,6例自体冠状动脉出现新的病变。全组均经原胸骨正中切口径路手术,常规体外循环(CPB)下CABG15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3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形1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置换联合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应用LIMA12例次、双侧IMA4例次、桡动脉3例次,其余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结果15例常规CABG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45~112min(57±26min),CPB时间66~140min(78±24min)。再次CABG每例移植血管1~5支,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11个。手术结束用血流仪测定移植血管血流量均满意(血流量27.0±12.5ml/min),搏动指数均<4.2。手术后因低心排血量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1例,术后6d发生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7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5~15h,心绞痛均消失,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发生,胸腔引流量为290~1040ml,顺利恢复,均出院。术后随访17例,随访时间6.0个月~4.5年,均无心绞痛发作,4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再次CABG难度大于首次CABG,但只要手术中能正确找到靶血管,移植血管的血流可靠、完全再血管化和有良好的围术期管理,再次CABG可达到与首次手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我院1994年4月至1999年10月,采用Welch手术治疗直肠癌19例,并进行了吻合口的改进,未发生并发症。现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是在Welch手术的基础上,在缝合方法上做了改进:①将肿瘤切除后,其远切端结、直肠经肛门向外拖出,使结、直肠外翻,然后将乙状结肠近切端从已拖出的结、直肠内套出(肿瘤小可用卵园钳从肛门连同肿瘤、结肠一并拖出,可减少腹腔污染)。②作者单位:442100 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在截石位12点处距齿线约1.5cm环形切开直肠全层,沿其两侧,一边作环形切开,一边行直肠、乙状结肠浆肌层缝合,直至将直肠完全横断。在6…  相似文献   
996.
两种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盒现场筛查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试剂盒在血吸虫病现场防治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受检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按照单盲试验的原则,先同时进行DDIA和ELISA血清学检测,再对血清学阳性者采用粪便尼龙绢集卵孵化法(1送1检)进行病原学检查,配对比较两种试剂盒的筛查效果和效率。结果在11个流行村配对检测12881人,ELISA阳性912例,平均阳性率为7.08%(0.84%~21.50%);DDIA阳性707例,平均阳性率为5.49%(0.44%~17.83%),ELISA法显著高于DDIA法(χ2=27.698,P<0.01);两法双阳性383例,双阴性11645例,总符合率为93.38%,检出结果呈中度一致(kappa=0.438)。两种试剂盒在未控制地区筛出的阳性数差异无显著性(χ2=3.498,P=0.061),在已控制地区筛出的阳性数ELISA明显高于DDIA(χ2=33.393,P<0.01)。在血清学阳性的885例(ELISA)和615例(DDIA)中分别查出粪孵阳性病人25例和27例,用DDIA法筛查减少粪检270人,却多查出2例粪阳病人。DDIA和ELISA法每人每日完成检测样本数分别为473份和174份,DDIA法的检测工作效率是ELISA法的2.72倍。结论两种试剂盒均可用于血吸虫病现场筛查,但DDIA试剂盒的筛查效率优于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类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年生存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的MHD患者216例,随访3年。根据血管通路类型分2组: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static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组和带隧道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组。观察终点为患者3年全因死亡。结果(1)216例患者中年龄≥60岁者86例(39.8%),糖尿病肾病60例(27.8%),男性132例(61.1%),TCC组55例(25.5%)。(2)2组死亡原因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676,P=0.879);AVF组第一位死亡原因是心血管事件(39.5%),其次是感染(30.2%),TCC组分别是感染(39.3%)和心血管事件(35.7%)。(3)随访期间AVF组累积生存率高于TCC组(χ^(2)=9.618,P=0.002)。(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854,95%CI:1.766~4.612,P<0.001)、透析龄(OR=0.973,95%CI:0.963~0.983,P<0.001)、原发病(OR=2.296,95%CI:1.435~3.673,P=0.001)、血管通路类型(OR=2.091,95%CI:1.294~3.378,P=0.003)、白蛋白(OR=4.281,95%CI:2.050~8.938,P<0.001)和胸部CT影像(OR=0.409,95%CI:0.255~0.655,P<0.001)是影响患者全因死亡的重要因素。(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原发病、年龄、透析龄、白蛋白、血管通路及胸部CT影像后,维持性血管通路类型(OR=0.921,95%CI:0.545~1.557,P=0.759)对全因死亡无直接影响;透析龄(OR=0.976,95%CI:0.966~0.986,P<0.001)、低白蛋白(OR=2.898,95%CI:1.327~6.330,P=0.008)和胸部CT影像改变(OR=2.060,95%CI:1.258~3.376,P=0.004)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VF与TCC作为MHD血管通路对患者生存无直接影响;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有效防治肺部炎症,改善CT影像异常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研究化疗后骨肉瘤细胞中Bcl-2和P-gp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3例骨肉瘤化疗后标本中Bcl-2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Bcl-2与P-gp的表达与预后存在负相关(P〈0.05)。Bcl-2与P-gp两者表达的一致性为73.9%,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两种蛋白共同表达的患者预后差的几率更高。结论:化疗后骨肉瘤细胞中Bcl-2和P-gp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Bcl-2和P-gp在骨肉瘤的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氯硝柳胺是杀灭钉螺的首选药物,但对鱼类毒性大,价格昂贵,且无理想制剂。许多学者纷纷进行氯硝柳胺的灭螺增效剂复方研究,因氯硝柳胺难溶于水,在实验时必须用助溶剂溶解。目前,助溶剂主要是氢氧化钠、吐温-80、二甲亚砜,这3种助溶剂溶解氯硝柳胺后杀灭钉螺的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