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p27kip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调控的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p27kip1 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测定p27kip1和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20S蛋白酶体活性。结果TSA对VSMC p27kip1 mRNA水平无影响,但其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p27kip1蛋白下调。加入20μg/ml亚胺环己酮(cycloheximide)阻断蛋白质的重新合成,TSA干预能显著延长p27kip1蛋白的半衰期。TSA对20S蛋白酶体活性无影响,提示TSA作用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其他环节实现提高蛋白稳定性的作用。此外,TSA抑制血清诱导的skp2表达上调,且skp2表达与相应时点p27kip1蛋白呈负相关。结论TSA对VSMC p27kip1表达的调控不是在转录水平上实现的,而是通过翻译后机制抑制血清诱导VSMC p27kip1蛋白降解,其机制可能与TSA抑制泛素连接酶亚单位sk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试图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的较完整的研究来阐明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内皮细胞的炎症性损伤效应以及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Hcy、辛伐他汀或两者联合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不同时间点后,采用TransAMTM系统和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法检测NF-κB P65转录因子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技术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Hcy(3 mmol/L)刺激下,HUVEC中NF-κB的活化高峰出现在作用30 s和6 h时,且伴有IKBα短暂快速的磷酸化及IKKα和IKKβ蛋白水平升高(P值均<0.05)。高浓度Hcy(3 mmol/L)刺激24 h后HUVEC分泌MMP-2、MMP-9及IL-1β显著增加(P值均<0.05)。而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NF-κB活化及其继发的MMP2、MMP-9及IL-1β升高。结论Hcy能引起HUVEC炎症因子的表达与释放,这些生物学效应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上述效应。这对干预Hcy是一条新的思路,亦拓展了他汀类非调脂作用的范围,且对于伴有高Hcy血症的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通过caspase途径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以及辛伐他汀是否可以通过调节c-IAP行使其拮抗效应.方法 Hcy、辛伐他汀或两者联合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24 h后,采用Annexin V染色加流式细胞术及TUNEL观察细胞凋亡状态;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c-IAP-1和c-IAP-2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 0.5 mmol/L和3 mmol/L的Hcy均导致HUVEC凋亡, Hcy浓度高时凋亡细胞数较高,并伴有caspase3 表达和活化增强;c-IAP-1、c-IAP-2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降低; 辛伐他汀可以上调c-IAP-1和c-IAP-2的表达.结论 Hcy诱导HUVEC凋亡作用可能涉及caspase3相关途径;辛伐他汀可促进c-IAP系统的表达,从而部分拮抗Hcy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徐志红 《天津护理》2006,14(5):287-288
ICU经常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快速补液,金胃肠外营养(TPN)、CVP监测的主要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于固定、不易污染税出或折断,床上发颈部活动影响小.但在临床应用中也会碰到各种问题及并发症,其中导管异位是常见问题之一.导管异位使导管并发症的风险发生率增加、并在临床观察中造成某些假象,现将我院综合ICU近两年来发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异位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比较尿激酶不同静脉络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作用。41例AMI患者随机一次静脉推注尿激酶(UK)100~150万U(甲组:20例)或半量(50~75万U)静脉推注加半量(50~75万U)静脉滴注(乙组:21例)。于治疗后90分钟行冠状动豚造影观察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A)前向血流情况,并记录两组住院期心脏事件、左心室功能及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式90分钟总IRA再通率为51.2%(21/41)。其中甲组为55%(11/2n);乙组为4入6%(1I/21)(P>0.05)。两组左心室功能差异天显著性。甲、乙两级死于秦衰竭分别1、2例,且住院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的出血和低血压不良反应均少见。尿激酶100~150万U两种静脉给药方法治疗AMI对冠状动脉再通车及住院期临床预后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6.
TEG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疗效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阿司匹林抵抗疗效的监测作用。方法对57名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光学法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血、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ehydro thromboxane B2 ,11-DH-TXB2)浓度及P-选择素(P-seletin)表达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EG血小板图在阿司匹林抵抗组(aspirin resistance,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pirinsemi—responders,ASR),阿司匹林敏感组(aspirin sensitive,AS)间两两比较中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血、尿11-DH-TXB2含量,P-选择素表达率在AR组和ASR组明显升高(P均〈0.05)。PAgT,TEG血小板图,血、尿11-脱氢血栓素B2及P-选择素这些方法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0.4,P均〈0.01)。与PAgT,血尿11-DH—TXB:这几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相比,TEG血小板图对AR检出的灵敏度(81.48%)和特异性(85.71%)更高,与P-选择素的一致性更高(K=0.822,P〈0.001)。结论TEG血小板图检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我院2009—2011年老年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送检的老年科病房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试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2007年版),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1986份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311株病原菌株,革兰阳性菌30株,占9.6%;革兰阴性菌176株,占56.6%;真菌105株,占33.8%。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0.5%,9.0%和9.0%)占革兰阴性菌的前3位,且鲍曼不动杆菌为泛耐药,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65%以上。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19.0%)是真菌中最高的,对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结论:老年科病房细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可能与其产生的碳青霉烯酶有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8.
2003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对长期保持俯卧位的眼科患者使用靠枕支撑头部,并与未用靠枕的患者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1例玻璃体填充物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男27例,女15例,35~65岁;B组39例,男23例,女16例,36~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手术医生、护理等方面无差异,具可比性。1.2方法A组患者不使用靠枕。B组患者使用靠枕,将马蹄形靠枕置于患者的额部,支撑头部重量。将俯卧位引起的不适归纳为颈肩部酸痛、手臂麻木、胸部压迫感三个方面,并设置问卷调查,A组患者发放问卷…  相似文献   
2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不稳定斑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稳定之间的确切联系,以及药物干预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主要通过致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机制水平对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1 病例报告 孕妇,25岁,孕1产0,停经4个多月,今来我院常规产前检查.既往体健,月经规律,本次妊娠早期无感染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家族遗传史.应用ALOKA 4000超声诊断仪,胎儿双顶径4.9 cm,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未见异常,胎心规律,脊柱排列整齐,股骨长约3.8 cm,双下肢未见异常,左上肢肱骨未见异常,前臂仅探及两块短骨样回声,较长者约1.7 cm,左手未显示,右上肢及内脏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