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9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是否能够抑制缺血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凋亡。 方法 采用25只SPF级C57BL/6J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AKT通路抑制剂组、乌司他丁+ERK通路抑制剂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前处理;缺血模型组仅进行缺血处理;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乌司他丁+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每组大鼠在缺血处理BMSC前,分别加入乌司他丁、乌司他丁+LY294002、乌司他丁+PD98059预处理1 h,然后在药物作用下再进行缺血处理。乌司他丁浓度为500 U/ml。 结果 培养6 h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培养3 h时,其余相邻时间点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凋亡率与缺血模型组凋亡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模型组大鼠caspase-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乌司他丁+AKT通路抑制剂组与乌司他丁+ERK通路抑制剂组大鼠caspase-3水平均显著高于乌司他丁组,且乌司他丁+AKT通路抑制剂组大鼠caspase-3水平显著低于乌司他丁+ERK通路抑制剂组大鼠(t=3.289,P=0.046)。 结论 培养6 h效率最高,较适宜作为最佳缺血时间。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抑制大鼠BMSC凋亡。乌司他丁通过ERK抑制通路发挥作用更优于AKT通路。   相似文献   
932.
目的:探讨艾灸肾俞穴对肾虚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6只月龄10个月、连续配种6个月、经鉴定生殖功能下降的远交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研究组,8只月龄2个月的大鼠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艾灸肾俞穴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不予治疗。30 d后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存在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研究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长期房室不节可引起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变,艾灸肾俞穴有改善肾虚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组织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3.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和四逆散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 d-1灌胃;应激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mL·d 1灌胃;四逆散低剂量组给予四逆散低浓度药液2mL· d-1灌胃;四逆散高剂量组给予四逆散高浓度药液2mL·d-1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结果示,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和四逆散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0.05);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四逆散低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示,入水后前20 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及四逆散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四逆散高剂量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四逆散高剂量组比较,应激模型组和四逆散低剂量组明显减少(P<0.01或P<0.05)入水120 s后各组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高低次序没有变化,仅四逆散高剂量组较四逆散低剂量组穿越原平台区域次数明显增加(P<0 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长期慢性应激刺激可引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导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四逆散可减轻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提高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不同剂量的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934.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脓毒血症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辛伐他汀组大鼠用10 mg/(kg·d)辛伐他汀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尾静脉注射8 mg/kg的脂多糖,48 h后取血清ELISA检测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取大鼠肺组织观察并称重,同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中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组TNF-α和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肿大,有轻微溃烂,且肺组织湿重较正常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显著增加,HE染色显示模型组组织膨胀,细胞水肿疏松,并有部分细胞脱落,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病变.结论 辛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脓毒血症TNF-α和IL-6升高,对脓毒血症引起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5.
目的观察四逆散、六味地黄丸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第3代NSCs作为分组造模对象。空白对照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四逆散低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四逆散低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133 g·L-1)。四逆散高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四逆散高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267 g·L-1)。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六味地黄丸低浓度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208 g·L-1)。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DMEM/F12(1∶1)培养基加入10%胎牛血清和六味地黄丸高煎剂(终浓度含生药量0.416g·L-1)。隔天换液1次,培养7 d。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单克隆抗体(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阳性细胞数。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Wnt1、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相对量。结果神经元分化率: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12.15±2.32)%;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12.58±1.70)%;四逆散低剂量组(12.28±1.01)%;四逆散高剂量组(11.84±1.01)%;空白对照组(6.16±1.42)%;空白对照组神经元分化率最低,与六味地黄丸低、高剂量组、四逆散低剂量组及四逆散高剂量组比较(P0.01)。Real time-PCR检测:Wnt1、Wnt3a、β-catenin在空白对照组表达最低,与六味地黄丸低、高剂量组及四逆散低、高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逆散、六味地黄丸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Wnt1、Wnt3a及β-catenin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6.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体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的影响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刺激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PS刺激72 h后SD大鼠MSCs增殖情况;RT PCR检测增殖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real time PCR定量检测SC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CF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SCF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3 mg/mL APS组均具有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以1 mg/mL促增殖作用最为明显(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10% APS含药血清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且明显促进SCF mRNA表达及可溶性SCF蛋白的分泌(P<0.05)。1 mg/mL APS明显促进SCF mRNA和SCF蛋白表达(P<0.05)。结论 APS促进MSCs增殖,可能与其促进MSCs表达SCF mRNA及SCF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937.
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IVS)的治疗经验。方法 119例TGA/IVS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n=61)和选择性手术组(n=58),分别行大动脉转位手术(ASO)(急诊手术组58例;选择性手术组54例,其中14例为二期ASO)、体肺分流加肺动脉环缩手术(急诊手术组2例,选择性手术组14例)和心房换位术(急诊手术组1例,选择性手术组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因素。结果术后院内死亡12例(10.1%),急诊手术组病死率高于选择性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vs 5.2%,P=0.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急诊ASO和ASO术前左心室心肌质量(LV Mass)≤50 g/m2(P=0.05,P=0.00)。83例患者随访3月~4.5年,随访期内无患者死亡,1例因肺动脉瓣上狭窄再次手术。结论手术治疗TGA/IVS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导管介入球囊房间隔造口和辅助循环等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938.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下压力支持通气(PSV)和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新生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15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术后发生ALI的新生儿,男12例,女3例,年龄2~28(15±9)d,体重2.2~4.3(3.5±0.6)kg.采用交叉对照研究方式,先给予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至血液动力学稳定(PRVC-base),然后随机进行仰卧位PSV(PSV-SP)、仰卧位NAVA(NAVA-SP)、俯卧位PSV(PSV-PP)和俯卧位NAVA(NAVA-PP)机械通气,各模式持续60 min.记录心率、收缩压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液动力学指标,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频率、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MV)等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膈肌电信号(Eadi)和非同步指数(AI).结果 不同模式机械通气时患儿血液动力学指标均稳定.不同体位PSV和NAVA时PIP、MAP和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于PRVC-base时(均P<0.05);呼吸频率在俯卧位PSV、NAVA时快于PRVC-base和仰卧位PSV、NAVA时(均P<0.05);MV无明显变化.PSV-SP、PSV-PP、NAVA-SP和NAVA-PP时PaCO2均无明显变化,处于正常水平;氧合指数[分别为(272±76)、(308±90)、(347±84)和(365±87)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PRVC-base时[(200±60)mm Hg,均P<0.01],NAVA-PP时氧合指数高于PSV-SP时(P<0.05).NAVA-PP时Eadi谷值低于PSV-SP时[(0.2±0.1)μV比(0.5±0.2)μV,P<0.05].NAVA-SP和NAVA-PP时AI均为0,明显低于PSV-SP时[(21.5±4.8)%,P<0.05]和PSV-PP时[(22.4±3.4)%,P<0.05].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发生ALI的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时,俯卧位条件下采用NAVA模式在保持人机同步性方面优势明显,有利于改善患儿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939.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surgical repair for congenitally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cTGA) with pulmonary stenosis(PS), an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early result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Methods From Aug. 2001 to Dec. 2008, 21 patients with ccTGA and P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y aged 3.5 months to 6.3 years [(31 ± 18) months], weighted 6.28 kg [(13.1± 6.5) kg]. Fifteen cases had para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1 noncommitted VSD and 5 subpulmonary VSD. The repairs comprised of Senning and Rastelli operation. RV-PA reconstruction was done by xenopericardial conduit in 13 patients. RV-PA direct anastomosis plus pericardial patch in 6 patients and homograft patch with autopulmonary valve in 2 patient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alive. During 2 - 5 years follow-up, blood flow rate in superior vena cava increased to 1.8 - 2.2 m/s in 3 cases. One of them needed reoperation to re-lease the stenosis and the rest 2 were in follow-up. Tow patients had right ventricular outlet obstruction with a pressure gradient of 30 -45 mmHg were in follow-up. There was no other stenosis and valve insufficiency. Conclusion Double-Switch opera-tion is practical and impressive in treating of CCTGA with PS. 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size of VSD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RV-PA. But it still need more cases and longer tim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ects.  相似文献   
940.
①目的了解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②方法应用美国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147例标本进行鉴定分析。③结果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耐药情况比较严重。④结论该院应调整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用药策略,应综合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