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医药卫生   18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GST—π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峰  李继昌 《内镜》1995,12(3):138-139
用人体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抗体,按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食管癌、68例癌前病变组织和51例正常对照组织。结果表明:正常食管组织GST-π阳性率为3.9%;不典型增生组织为77.9%;食管癌组织为86.0%。不典型增生组织中GST-π阳性率随不典型增生程度增著而增加。同此可见,GST-π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其发病机理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酶学指标,可以作  相似文献   
12.
秦氏穿刺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氏穿刺针的临床应用纪少春,侯述文,徐峰“秦氏穿刺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秦德兴教授创造发明的。经我们临床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秦氏槽式针为例介绍我们的体会。1准确定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及麻醉,刀尖刺破皮肤3mm左右,穿刺针带针蕊刺入至肿块表面...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尘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PE)是肾移植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但其早期客观检查阳性表现较少,极易被漏诊乃至误诊,死亡率极高。我们对2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将23例大剂量(1g/m ̄2)甲氨蝶呤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1例)接受常规剂量的救援剂甲酰四氢叶酸,第2组(12例)则按一个减少剂量的用药方案给予小剂量的甲酰四氢叶酸。两组化疗后在血液学检查及胃肠道反应方面的毒性发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甲氨蝶呤的体内代谢亦不受甲酰四氢叶酸用量大小的影响(P>0.05)。结果提示减少救援剂甲酰四氢叶酸的用量同样能达到既充分发挥甲氨蝶呤的抗瘤作用又保护正常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肌电图对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行大鼠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3 ̄L5脊神经后根,分别记录大鼠双侧下肢主要肌肉的肌电图像,测量最早出现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最大波幅值。结果:刺激L3脊神经后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480.8±255.9μV)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肌肉(P<0.01)。刺激L4脊神经后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00μV,其中在股四头肌(305.2±131.5μV)、胫骨前肌(340.2±310.4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在股二头肌(142.4±144.7μV)、腓肠肌(138.2±127.6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刺激L5脊神经后根,于股二头肌(377.5±264.4μV)、腓肠肌(168.4±126.7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其它各肌群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后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可作为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多平面重建(CTMPR)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寻找定量评价椎间融合的新方法.方法 13例行腰椎间融合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行CTMPR,行椎间融合器(Cage)内植骨CT值定量测量.结果 术后1周Cage内植骨CT值为(619.52±26.97)Hu,术后3个月为(628.69±42.60)Hu,术后6个月为(657.77±37.43)Hu.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后6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值的测量在椎间融合的判断中具有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徐峰  周跃  陈庄洪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71-773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并对其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相关形态学参数的测量,为临床提供患者个体化手术相关信息。方法对60例正常人进行寰椎的螺旋CT检查,获取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采用枢椎下关节突正中为进钉点模拟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螺旋CT重建上获得轴面和矢状面的正确倾斜角度。C2峡部高度和宽度,理想的螺钉长度,理想的螺钉矢状面和轴面倾斜度,以及理想的螺钉路径与椎动脉沟之问距离。结果C2峡部高度为(8.02±1.92)mm,峡部宽度(6.05±1.32)mm,理想的螺钉长度为(41.22±4.48)mm,螺钉矢状面倾斜度为53.87°±5.61°,与内向成角(14.81°±2.81°)。10侧(8%)峡部狭窄(宽度或高度小于5mm),测量其椎动脉沟与理想螺钉途径之间距离,有12例(10%)小于2.5mm,因此总共有22侧(18%)存在潜在椎动脉损伤风险。结论术前对每个患者行CT检查十分必要,能充分地了解个体的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是肝癌治疗的难点之一,也是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80%,小肝癌为40%。50%,最早的在术后2个月复发,复发高峰在术后l。2年。目前,复发性肝癌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再切除、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无水酒精注射(PEI)、射频热凝固、肝脏移植等。  相似文献   
20.
既往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证实了各种生长因子在肌腱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大鼠正常跟腱周围存在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CGRP能调节血管的生成、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因子的分泌[2],对皮肤、肌肉等组织的愈合起着关键作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