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8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目的 了解采供血人员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提高采供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做好采供血机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 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2010~2021年7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科室、发生地点、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工作环节、暴露原因、不同身体部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频率,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2010~2021年,本中心共发生7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以性别分类,女性暴露率是男性的两倍多;以年龄分类,18~25岁暴露率最高,但26~40岁年龄组案例最多,占比70.83%(51/72);以工作年限分类,工作年限3年以下暴露率比较高,但工作年限4~10年案例最多,占比达54.17%(39/72);以文化程度分类,本科及以下暴露率较高,其案例合计占比90.28%(65/72);以职称水平分类,初中级职称暴露率较高,其案例合计占比高达94.44%(68/72);以不同科室分类,献血服务一科暴露率最高,是其他科室暴露率的两倍甚至三倍,其案例占比为81.94%(59/72);以职业类型分...  相似文献   
802.
徐佳  丁凌  王海燕 《浙江医学》2024,46(10):1017-1021
目的探讨缺口受体-1(Notch1)干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SPF级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扰组,每组6只。制备COPD大鼠模型。造模前1天干扰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mLNotch1干扰腺病毒(3×109pfu/mL),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测定半定量评分;测定肺血管壁厚度;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使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组织ROS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肺组织Notch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扰组大鼠肺组织半定量评分显著下降(P<0.01),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Notch1和Caspase-3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Bcl-2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Notch1干扰可减少COPD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下调ROS水平,下调Notch1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03.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酸枣仁-石菖蒲药对改善失眠的物质基础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酸枣仁和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得到潜在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获得失眠相关的基因,取得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和失眠疾病的交集靶点,然后在Cytoscape 3.6.1软件中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接着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g·kg-1),地西泮组(3 mg·kg-1);除正常组外,第1天和第2天腹腔注射PCPA(30 mg·mL-1)建立失眠模型;然后连续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55 mg·kg-1)所致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期,行为学中旷场实验的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以及高架十字迷宫的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pen arm entry,OE%)和开臂活动百分比(open arm time,OT%);利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CASP3表达水平;最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AKT1和p-AK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获得酸枣仁和石菖蒲的潜在活性成分为9个和5个,与失眠共同靶点为34个;GO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60条GO分析条目,KEGG通路分析发现信号通路主要与炎症信号通路有关,其中AKT1、CASP3和TNF为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可显著缩短失眠模型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降低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提高OE%和OT%,恢复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TNF-α和CASP3的含量,提高AKT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 酸枣仁-石菖蒲可通过作用于TNF-α、CASP3、AKT1、p-AKT1等靶点调节TN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4.
<正>患者,女,36岁,因“阴道有排便、排气36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后即出现阴道漏气,但无明显漏粪。2018年4月于河北燕达国际医院行直肠阴道瘘修补术,术后症状减轻,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阴道漏气,且逐渐加重。遂于2019年8月于我院行直肠阴道瘘修补术,术后2个月随访时发现局部创面可见丝线,予以拆除,再次出现阴道漏气,腹泻时会有漏粪情况。2021年9月于我院行直肠阴道瘘修补术(联合吻合器),术中取出往次手术丝线,术后2个月余患者自觉阴道漏气漏粪明显,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805.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少见文献报告。本文报告1例高龄女性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年后,出现不自主口-舌-颊动作,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评分为12分,诊断为TD,停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未作其它处理。停药后TD症状在短暂加重后逐渐减轻,1年后完全消除,再评AIMS为0分。其转归较为特殊,有别于以往关于TD“不可逆”的普遍认识,值得同行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806.
目的 为使研究者了解目前中医药和凝血功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 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5月8日所收录的文献,进行筛选后最终获得56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分析、时间线图谱、突现词检测等。结果中医药和凝血功能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平稳增长的趋势;词频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TT)、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血液流变学、脑梗死、静脉血栓;突现强度最高的中药关键词为丹参,氧化应激水平、炎症因子和免疫反应等突现词近年逐渐成为主流,有望持续成为研究热点。结论 目前中医药和凝血功能领域的研究已并非仅停留在单体和传统检验指标研究上,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展至复方制剂、中医治法、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机制研究等多方面,炎症和免疫机制已有成为中医药与凝血功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7.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相关毒性仍不可忽视。感染作为CAR-T治疗中一大常见并发症,与治疗安全性密切相关。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和治疗相关毒性而容易并发感染,但在不同时间段、不同个体和群体间都存在感染特征的异质性。此外,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与感染相似的临床表现进一步给感染的诊疗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总结归纳了CAR-T治疗早期监测和长期随访期间发生感染的类型与特征,并就CAR-T治疗期间感染的诊断防治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08.
王凤琳  朱迪  周露瑶  徐佳  杨彩哲 《西部医学》2023,35(10):1485-148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DM患者339例,根据有无DFU分为DFU组(n=204)和DM组(n=135),比较两组的临床和生化特征,并分析两组25(OH)D的变化及其与DFU的关系。结果 DFU组患者SBP和BUN高于DM组,病程长于DM组患者,DFU组TC、TG、HDL-C、ALT、AST、ALB、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清25(OH)D水平低于DM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25(OH)D、TG、HDL-C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合并DFU患者的保护因素,病程延长和SBP升高是糖尿病合并DF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FU组维生素D缺乏比例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25(OH)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P=0.004),多重比较显示,Wagner 2级患者25(OH)D水平显著高于Wager 4级(P<0.05)。结论 老年DM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较为普遍,DFU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且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25(OH)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09.
目的:对于现行标准中氨糖美辛肠溶片含量测定步骤繁琐,氨基柱柱效下降快等问题,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两种主成分的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C18(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A为0.1%冰醋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为0.7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器为CAD(雾化温度:45℃;数据采集频率:10 Hz;滤光片:10.0 s)。结果:供试品溶液中两主峰达到基线分离,阴性溶液中辅料峰与主峰无干扰。吲哚美辛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0.25 mg·mL-1和0.037 5~0.75 mg·mL-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0%~102.21%、98.74%~101.90%,统计学t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药典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氨糖美辛肠溶片的含量测定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810.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剂量探索模型(continual re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oxicity and efficacy, CRM-TE),这种模型可以在I期临床试验中同时考虑毒性和疗效的药物作用,给II期临床试验推荐最适剂量(recommend the optimal dose, RP2D)。方法 基于连续重评估模型(continual reassessment model, CRM)对药物的剂量-毒性和剂量-疗效曲线分别进行估计,并根据给出的权衡函数选择最适剂量。结果 本文提出最适剂量估计方法与目前现有的同类型方法相比,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同时综合考虑不同剂量下的疗效,使选择的RP2D更为合理。结论 本文为药物临床试验最适推荐剂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于抗肿瘤等药物剂量探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