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为预防吻合口远期狭窄,作者设计了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术。管腔内前后壁用3-0肠线连续缝合。通过实验与“套叠式”吻合术对比观察,发现肠线吸收快、反应轻,吻合口不易狭窄;吻合口丝线残留、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为导致远期狭窄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180例,同样取得良好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发生,其操作技术不难,安全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EN和PN组给予相同的营养液 ,每天 73 5kJ/kg ,糖、脂肪、蛋白供热比为 :5 4 5∶3 1 5∶14 ,其中糖占 15 3 %(w/v) ,卡氮比为 183∶1。分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 ,观察烧伤后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磷氧比 (P/O)、肠道氧摄取率 (Oext)及肠粘膜血流量 (IMBF)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无论PN还是EN组线粒体RCR、P/O、IMBF和Oext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 ,EN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PN组。相关分析显示 ,IMBF同RCR、Oext和P/O呈显著正相关 (r1 =0 89,P <0 0 1;r2 =0 88,P <0 0 1;r3 =0 96,P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血流量下降 ,肠道氧摄取率降低 ,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 ,氧化磷酸化失偶联。肠道营养能改善肠道血供 ,增加氧摄取率 ,减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抑程度 ,提高氧化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63.
早期肠道喂养对烧伤大鼠肠道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烧伤大鼠经早期肠道喂养后肠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粘膜血流量(IMBF)的关系。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C)组,单纯烧伤(B)组和早期喂养(EF)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0,3,6,12,24,48小时肠组织中NOS活性,包括原生型NOS(cNOS)和诱导型NOS(iNOS),并测定肠粘膜血流量。结果烧伤后各组cNOS和IMBF呈下降趋势,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而NOS总活性和iNOS活性都呈上升趋势,IMBF与iN-OS和总NOS相关不显著。烧伤后EF组cNOS和IMBF明显高于B组,iNOS则低于B组,NOS总活力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①两型NOS中cNOS与IMBF的关系更加密切。②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肠道缺血状况,可能与食物对肠壁神经的刺激从而提高c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
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醋酸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家兔 (6 4只 )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后灌喂醋酸精氨酸模型 ,5 2只存活兔随机分成 6组 :正常对照组 (8只 ) ,烧伤对照组 (9只 )及醋酸精氨酸喂养 2 .4 g· kg- 1 · d- 1 组 (9只 )、1.2 g· kg- 1 · d- 1 组 (9只 )、0 .6 g· kg- 1 · d- 1 组 (9只 )、0 .3g· kg- 1· d- 1组 (8只 )。烧伤对照组予 1.2 g· kg- 1· d- 1酪氨酸 ,观察给药 7日后不同剂量精氨酸对烧伤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烧伤 7日后各组动物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 ,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吞噬率及趋化指数、血浆免疫球蛋白、CD4 / CD8比值均不同程度下降。精氨酸 1.2 g· kg- 1 · d- 1 组和 2 .4 g· kg- 1 · d- 1 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烧伤对照组 ,0 .3g· kg- 1· d- 1组和 0 .6 g· kg- 1· d- 1组与烧伤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 ,但 2 .4 g· kg- 1 · d- 1 组动物死亡率有所上升。结论 :严重烧伤家兔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经肠道补充精氨酸1.2 g· kg- 1· d- 1和 2 .4 g· kg- 1· d- 1能有效提高伤后免疫功能 ,以 1.2 g· kg- 1· d- 1效果最好 ,动物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探讨清洁切口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提取2011年1~3月病历,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提取2012年1~3月病历,对41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了87.1% (P<0.01),抗菌药物费用下降(P<0.01),但感染率未上升(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可行、有效的,部分清洁切口围手术期可不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6.
<正>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抗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菌株增加、药源性疾病发生率提高,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  相似文献   
67.
扁平疣、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扁平疣和寻常疣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对皮肤扁平疣和寻常疣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检测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探讨其与散发型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散发型白癜风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下降,可能与散发型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留置针封管技术。方法:采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采用常规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B组采用改良后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对两种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封管时间及头皮针意外退出留置针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护士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70.
表皮样囊肿又称毛囊漏斗部囊肿,曾称皮脂腺囊肿,是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笔者应用传统的拔罐疗法治疗躯干和臀部表皮样囊肿,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1排出囊肿内容物后,应用小血管钳去除其囊壁,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因躯干、臀部表皮样囊肿在我科门诊就诊的病例12例,其中女5例,男7例;年龄18~31岁;背部囊肿8例,腹部囊肿2例,臀部囊肿2例,囊肿直径1.0~3.0 cm,囊肿突出皮面0.4~1.1 cm,囊肿张力较高,表皮明显受压变薄,皮损均位于身体较平坦部位,且皮损无反复感染病史,皮疹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良好。所有病例术前均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四项,手术前测量血压及心率,无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