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在心肌桥上的影像诊断。方法:针对5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利用后处理器进行分析,可直接显示心肌桥的长度、深度以及动脉斑块与心肌桥的位置关系。结果:50例患者中,明确诊断心肌桥18人,其中左前降支肌桥14人,回旋支肌桥2人,右冠状动脉肌桥1人,对角支肌桥2人,钝缘支肌桥1人。结论:640层容积CT能够清楚显示心肌桥的长度、深度,并且对早搏、心律不齐以及房颤患者也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在婴幼儿血管瘤增殖、消退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FR与CD133、Ki67在血管瘤52例(按Takahashi等的标准分类,其中增生期A组30例,消退期B组22例)、血管畸形16例、正常包皮皮肤15例中的表达水平。所有资料应用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增殖期血管瘤组LIFR、CD133、Ki67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消退期血管瘤组、血管畸形组及正常皮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退期血管瘤组LIFR、CD133、Ki67阳性细胞率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FR与CD133、Ki67在血管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LIFR的表达与血管瘤的增殖与退化过程有着密切关系;②CD133表达阳性的细胞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③LIFR与CD133、Ki67三者在小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相互调节和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血管形成和血管瘤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CD133mRNA在28例血管瘤(包括增生期血管瘤13例,消退期血管瘤15例)、11例血管畸形、12例正常皮肤组织和10例胎盘绒毛膜标本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CD133mRNA的阳性率及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祖细胞标志抗原CD133、成熟血管内皮细胞标志抗原CD31、端粒逆转录酶(TERT)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血管瘤、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血管瘤血管形成中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结果13例增生期血管瘤中,9例有CD133 mRNA表达;10例胎盘绒毛膜组织中,7例有CD133mRNA表达,二者阳性率及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无CD133mRNA表达。8例增生期血管瘤CD13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而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CD133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CD31在增生期血管瘤、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阳性指数高于其它三组(P〈0.01)。增生期血管瘤TERT和Ki-67的表达均高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P〈0.01)。血管瘤中TERT和Ki-67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r=0.983,P〈0.01)。结论增生期血管瘤中存在血管内皮祖细胞,而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中无血管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了血管瘤中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是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异常的来源。  相似文献   
44.
巴赫  彭强  朱耀东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12):942-946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DCD4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PDCD4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PDCD4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PDC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分析PDCD4表达水平以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PDCD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甲基化作用显著增强(P<0.05)。PDCD4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分化、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DCD4高甲基化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PDCD4甲基化水平与PDCD4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PDCD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胃癌发展相关,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PDCD4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一些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血总胆固醇(TC)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基线TC、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高的男性人群随访更易发生高血压。调脂治疗是否有降压作用目前没有定论。一些小型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他汀药物调脂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水平。心血管病转归试验降脂部分(ASCOT-LLA)研究虽然观察到,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加用他汀药物没有获得进一步的降压效应,但患者临床预后却有更大的改善。因此,对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即使不超出正常上限,也应予以适当的关注和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46.
王勇  刘文英  唐耘熳  俞松  彭强 《中国医刊》2004,39(12):30-31
目的总结曲安缩松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治疗儿童血管瘤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2000~2004年门诊血管瘤患儿242例,分成治疗组189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予曲安缩松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对照组未予治疗,严密观察瘤体变化,待其自然消退.结果经6~36个月随访236例,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消退率为32.6%.结论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对儿童血管瘤有确切的疗效,在血管瘤生长迅速的情况下,严格掌握指征,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7.
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新术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统上矫治漏斗胸采用胸骨上举术和胸骨翻转术。1998年美国Nuss等报道了一种有别于上述两种术式的手术方法矫治漏斗胸,由于其创伤小而受到关注,各地开始有应用的报道。但Nuss手术由于需特制的钢板,并容易发生钢板滑动(移位、翻转)等问题而尚待总结。笔者于近年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术式来矫治漏斗胸,下面介绍具体的手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影响。方法:观察门诊42例绝经2年以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两组,除按常规用药后另在其中一组并用雌激素制剂,定期随访病人及检测血清性激素和血脂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血清性激素各项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替代治疗后,DERT组的激素水平可较明显的改变,同时心绞痛症状,运动负荷耐受量也有相应增加,血脂中LDC降低,HDC升高。  相似文献   
49.
徐勇  彭强 《西南军医》2012,14(1):4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中的优点。方法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腹股沟隐性疝和双侧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50.
吴阳  彭强  龚翔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3):437-43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6例、慢阻肺患者50例、体检健康者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A组、B组、C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A组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B组、C组,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B组、C组(P<0.01),B组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C组,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慢阻肺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2含量明显低于慢阻肺合并轻度肺部感染者,IL-6、TNF-α、CRP含量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轻度肺部感染者(P<0.05,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异常,且与感染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