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肝脏外伤是腹部外伤中常见损伤之一。对于肝脏外伤,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我院对39例肝脏钝性外伤患儿采用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991年6月~1998年8月共收治39例肝脏钝性损伤患儿,男27例,女12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3岁,平均7.8岁。车祸伤32例,跌伤7例。...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106.
笔者在临床中常诊治一些经中西药久治不愈的咳嗽患者,经采用加味润肺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建立人脐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实现内皮祖细胞的移植及实验研究提供足量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EPCs。结果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经EGM-2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1周后既分化成EPCs,细胞免疫荧光CD133染色率在培养第7天为(67.2±2.12)%,免疫组化CD34染色率为(89.67±2.05)%,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种细胞CD133与KDR的双阳性率达87.8%。可确定该细胞为EPSc。结论采用本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内皮祖细胞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范桂权  彭强 《西南军医》2013,15(1):23-26
目的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vae法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腹腔镜辅助下,对29例先天性巨结肠均采用改良Sovae法手术治疗,在脐上缘穿刺建立气腹,设定CO2压力在10-14mmHg,沿气腹孔置入5mmTrocar后置入30°腹腔镜,左右下腹各置5mmTrocar,分别置入分离钳及超声刀。取结肠浆肌层组织做术中冰冻病检,凝切需要切除的结肠的2级系膜血管,分离直肠壁至腹膜反折处后,转经肛门直肠拖出,齿状线上0.5-1.0cm环形切开直肠黏膜及切除近端病变肠管后及大部直肠肌鞘,行一期间断缝合近端肠管全层与直肠黏膜切缘。结果所有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60min,平均100min,术中平均出血不足10ml,全部治愈,无一死亡,皮下气肿3例,术后住院5-7天,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术后结肠炎3例,污粪2例。疗效评判参照Heikkinen等的评分标准,"优者"为18例,"良好"为8例,"一般"为3例,"差"为0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vae法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操作安全易行、侵袭少、切除病变准确彻底、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都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9.
张淼  黄蓉  彭强  宋丽培  汪容  陈瑞扬  刘晨路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13-1518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舌下络脉的差异性,探讨舌下络脉临床表现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运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舌下血管,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A005+自动对焦数码显微镜拍摄舌下血管形态,观察不同组别舌下血管微观表现。[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静脉粗细、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在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静脉粗细、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在静脉粗细、静脉弯曲程度、动脉显现程度、有无血管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运用显微镜拍摄不同组舌下血管微观形态,按照点状、腊肠状、树枝状、网状血管进行分类,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舌下血管微观表现与糖尿病患者、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舌下血管多见网状血管,与高血压病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正常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在舌下络脉的表现上与正常人群具有差别,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病患者的舌下络脉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因此舌下络脉的观察可考虑作为临床诊疗检查的1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彭明清  龚放  彭强  李远  杨为 《重庆医学》2012,41(8):751-753
目的比较异氟醚和丙泊酚预处理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年龄不超过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20)和丙泊酚组(n=20),在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T2)、阻断主动脉时(T3)、体外循环后30min(T4)、体外循环术毕(T5)、停止体外循环后6h(T6)、停止体外循环后24h(T7)7个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的表达,头颅CT检测术前、术后患儿的脑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S-100β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100β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上升,术后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异氟醚组患儿T4和T5时间点的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比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丙泊酚组患儿T4、T5和T6时间点的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比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在T4、T5、T6及T7时间点,丙泊酚组患儿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丙泊酚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异氟醚组(P<0.05),而两组患儿脑水肿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在体外循环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脑保护效果方面优于丙泊酚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