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 开发一种高纯度A-40926混合物中B0组分(以下简称A-40926 B0)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中压色谱系统,以聚合物微球为载体,A-40926 B0的收率为指标,筛选聚合物微球的类型,优化洗脱条件。结果 型号为UniPS30-300的微球为最佳层析介质,上样量为10mg(每毫升填料),洗脱剂依次为体积分数30%,45%的乙醇溶液,流速为1.5BV/h(BV:层析柱体积);所得产品纯度大于95%,层析总收率大于75%。结论 此种高纯度A-40926 B0的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易行,收率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开发制备型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杆菌肽各组分的方法.方法 根据杆菌肽各组分化学结构性质,采用纳微UnisilC1s柱,通过改变流动相pH和流动相配比,以及不同的上样量,探索杆菌肽各组分分离的方法.收集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经脱盐-冷冻干燥,得到相应杆菌肽组分冻干粉.结果 纳微Unisil C18柱可以用于杆菌肽各组分的分离,流动相配比为甲醇(A)∶[1.54‰乙酸铵水溶液(乙酸调pH至5.0)-乙腈(9∶1,V/V)] (B)=9.0∶ 11.0(V/V),总流速40 mL· min-1,上样量200mg,检测波长为254 nm.制备得到的杆菌肽各组分纯度均大于95%.结论 该方法上样量大,稳定性好,收集到的各组分纯度高,为杆菌肽各组分的分离制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22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36~65岁,中位数48.5岁。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舌型骨折6例、关节压缩型骨折16例。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4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ⅡC型2例)、Ⅲ型8例(ⅢAC型4例、ⅢAB型3例、ⅢBC型1例)。所有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1例合并同侧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2例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均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在X线片上测量患者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角、Gissane角,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定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总体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7个月,中位数13个月。术后3d拍摄的X线片显示,患侧的跟骨长度、跟骨高度、B-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增大[(73.41±4.51)mm,(81.21±2.20)mm,t=2.121,P=0.031;(32.34±3.60)mm,(41.21±3.20)mm,t=1.945,P=0.021;8.3°±2.1°,24.8°±3.2°,t=3.931,P=0.008;91.1°±4.7°,112.2°±1.4°,t=2.224,P=0.040],跟骨宽度较术前减小[(44.25±2.50)mm,(34.21±2.10)mm,t=-3.112,P=0.011]。术后1周时,按照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6例(SandersⅡ型13例、Ⅲ型3例),复位一般5例(SandersⅡ型1例、Ⅲ型4例),复位差1例(SandersⅢ型);复位评定为差的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骨关节炎表现,未进行处理。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90.00±2.18)分;20例糖化血红蛋白<7%,2例糖化血红蛋白>7%,但均无糖尿病足表现。所有手术切口均愈合,其中21例3周内甲级愈合,1例术后6周时乙级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跟骨骨髓炎、跟腱挛缩、创伤性马蹄内翻足、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可实现骨折的精准复位和有效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多种体外培养方法的效果,确定乙型肝炎患者MSCs的最佳体外培养方案;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比较2种接种方案和5种不同成分培养液的乙型肝炎患者MSCs体外培养成功率。比较5种不同成分培养液和4种换液方案的乙型肝炎患者MSCs生长曲线。进行乙型肝炎患者MSCs的形态观察和表面分子鉴定,传代培养以初步了解其生长特性。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接种法的体外培养成功率(88%)高于全骨髓接种法(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培养液的体外培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自体血清培养液的培养成功率最高(100%),3种FBS培养液的培养成功率次之,健康成人血清培养液的最低(56%)。患者自体血清培养液的MSCs生长曲线最高,健康成人血清培养液的生长曲线最低,3种FBS培养液的MSCs生长曲线集中位于上述两者之间。以2d或者3d一次全量换液的MSCs生长曲线较高。乙型肝炎患者MSCs与正常人MSCs形态相同,表面分子表达一致,生长特性近似。结论乙型肝炎患者MSCs的体外培养方案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后,自体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2~3d全量换液为佳,可以较快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乙型肝炎患者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正常人的近似。  相似文献   
25.
深海鱼油对人体安全性及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彬  彭亮  赵鹏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339-2341
目的探讨深海鱼油对人体的安全性和降血脂作用。方法将120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按血清TC水平分层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连续服用深海鱼油6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然后分别测定两组人群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试食组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有下降,试食前后自身比较及试食后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前后两组人群除血脂外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深海鱼油可以降低高血脂人群的血脂水平,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26.
徐虹霞  彭亮  李扬  瞿真  杨紫樱 《四川中医》2022,(10):216-218
目的:郑氏经验穴按摩对缓解跟腱术后腓肠肌挛缩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总结。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对98例跟腱术后发生腓肠肌挛缩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无针对性干预措施,试验组遵医嘱采用针对性的郑氏经验穴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包括:腓肠肌痉挛发生率,疼痛,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SAS及VAS得分分别为48.38±8.52、5.85±1.12,对照组SAS及VAS得分为32.82±4.79、6.91±1.03,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痉挛再次发生率为57%,对照组痉挛再次发生率为80%。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5.9%、8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郑氏经验穴按摩对缓解跟腱术后腓肠肌痉挛的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痉挛发生的频次,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其治疗方法的发展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期望.然而,随着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伦理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我国监督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  相似文献   
2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现状和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作为近年来医学各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对其各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诱导分化潜能及机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和原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GFP-BRP44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初步预测BRP44的功能.方法 构建BRP44与GFP的融合表达真核载体,脂质体介导法转染高表达该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BRP44进行序列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 成功构建GFP-BRP44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BRP44融和蛋白在LNCaP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表达.与单纯GFP相比,融合蛋白在细胞质的表达相比细胞核更强.功能预测提示基因BRP44可能是一个受oct-1等转录因子调控,主要在细胞线粒体发挥基因调节作用的可溶性蛋白.结论 BRP44蛋白可能主要在细胞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0.
骨骼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肌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炎性因子是影响骨骼肌损伤修复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肌肉损伤后可产生多种炎性介质,不可控的炎症反应易对受损部位造成二次伤害。推拿作为骨骼肌损伤最常用且疗效佳的绿色治疗方法,在骨骼肌损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推拿对相关炎性因子的作用入手,探讨推拿手法干预肌肉损伤恢复的研究现状,分析推拿手法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