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9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及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的18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及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情况及手术经验。结果 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2.7±22.5)min,术中出血(132.8±53.1)ml,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1.6±0.4)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0.5)d,术后住院时间(7.1±1.7)d。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3±4.9)个月,无并发症,无输尿管再次狭窄。结论双镜联合技术可实现输尿管狭窄段/损伤段精确定位及准确切除,并实现输尿管原位吻合,没有解剖学结构改变,是一种安全可行、对机体创伤小且术后康复快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健骨和胃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中药健骨和胃饮预防PKP术后手术椎体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OVCF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PKP术.术后第1天起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1次/d,1片/次,服用6个月.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骨和胃饮,50ml/次,2次/次.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OC)、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等指标,并接受椎体X线检查,必要时行CT、MRI检查,观察手术椎体是否出现塌陷等并发症.结果 随访周期内共8例患者退出研究,92例患者中12例发生手术椎体塌陷,手术椎体塌陷的总发生率为13.04%,其中对照组为19.57%,中药组为6.52%,两组手术椎体塌陷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骨密度T值、S-CTX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OC值低于术前(P<0.05).中药组术后6个月时骨密度T值高于术前(P<0.05),中药组术后6个月时OC、S-CTX值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健骨和胃中药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关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抑制增强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水平,纠正机体骨重建、骨吸收失衡,提高患者骨密度及骨矿含量,从而降低OVCFs 患者PKP术后手术椎体进行性塌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八年制医学生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各校培养方案不尽相同。经过十余年八年制教育的实践,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制定了全新的早期培养方案。开设新生课程,让学生入学后尽快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帮助学生熟悉科研流程;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以尊重其个性发展为前提,采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采用双语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前期综合考试,实施精英教育,提高整体水平。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后PLT计数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接受血浆置换治疗(n=102)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低剂量血浆置换(n=50)的152例HBV-ACLF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影响人工肝治疗后PLT>50×109/L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基线PLT计数对人工肝治疗后PLT>50×109/L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70例(46.1%)患者在入院时合并肝硬化,114例(75.0%)患者接受3次人工肝治疗,基线PLT>50×109/L患者占比为88%。总体患者人工肝治疗后PLT计数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79.5±47.7 vs 112.5±64.1,t=4.965,P<0.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的量与尿路感染模型大鼠尿道上皮组织细胞毒性坏死因子(CNF)1蛋白及CD36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50只6~8周龄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用于感染不同梯次的UPCE建立尿路感染模型,分别为10^1CFU组、10^2CFU组、10^3CFU组和10^4CFU组,每组10只。感染5 d后,定量大鼠尿道上皮组织与尿液菌量,qRT-PCR检测CNF1 mRNA和CD36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CNF1蛋白和CD3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尿道上皮组织和尿液菌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10^1CFU组、10^2CFU组、10^3CFU组和10^4CFU组中,尿道上皮组织和尿液菌量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0^1CFU组、10^2CFU组、10^3CFU组和10^4CFU组中,CNF1和CNF1 mRNA表达水平依次升高,CD36和CD36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上皮组织和尿液菌量与CNF1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CD36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感染大鼠尿路菌量越高,其尿道上皮组织菌量、尿液菌量和CNF1表达越高,CD36表达越低,尿道感染可能与高菌量影响CNF1和CD36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同期儿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TIVAP)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情况,探讨开展儿童TIVAP植入日间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TIVAP植入术的516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11例,女205例;将321例接受日间手术的患儿作为日间手术组;将195例接受住院手术的患儿作为住院手术组。通过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收集两组患儿的病史资料和手术情况,通过互联网医院、微信或者电话定期随访患儿TIVAP使用情况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3例日间手术组和8例住院手术组患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失败改为颈内静脉入路,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有TIVAP植入术成功。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为(1.00±0)d,住院手术组为(5.40±1.69)d,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间手术组总费用为(13125±568)元,住院手术组为(16125±1035)元,均除外其他疾病的治疗费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导管堵塞、港体周围皮肤感染和非计划取港,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TIVAP植入日间手术是高质量、低成本的治疗模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np16 189、np16 223、np16 519和D310区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宁夏汉族乳腺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病例-对照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95例乳腺癌患者和196例健康体检者各位点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用χ2和OR(Odds ratio)检验分析单个、多个位点联合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并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mtDNA np16 189、np16 223和np16 519 3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无差异;D310区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OR=6. 6629,P>0.05),携带异质型的个体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携带突变型个体低(OR=0.216,95%CI为0.058~0.809)。2)4个多态性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两组间无差异。3)4个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无相关性。结论 mtDNA np16 189、np16 223、np16 519和D310区及其交互作用与宁夏汉族乳腺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波形蛋白(VIM)基因敲除和gp120转基因(gp120 Tg)小鼠模型。方法 将VIM基因敲除小鼠(VIM-/-)和gp120 Tg小鼠杂交(F0代),然后在产生的子代(F1)中,取分组为VIM+/-/gp120Tg的小鼠一公一母杂交,得到基因型分别为VIM+/+、 VIM+/-、VIM-/-和VIM+/+/gp120 Tg、VIM+/-/gp120 Tg、VIM-/-/gp120 Tg的6组小鼠。其中VIM+/+、VIM-/-、VIM+/+/gp120Tg和VIM-/-/ gp120这4组小鼠互为对照。用PCR法鉴定这上述6组小鼠的基因型,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VIM和gp120的表达情况。结果 4组基因型VIM+/+、VIM-/-、VIM+/+/gp120Tg和VIM-/-/gp120Tg小鼠的PCR结果符合预期,免疫印迹结果显示VIM-/-/ gp120Tg小鼠VIM无表达,gp120过表达(P<0.001),符合预期结果。结论 成功构建了VIM基因敲除gp120转基因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波形蛋白在gp120神经毒性作用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S100B 抑制剂SBi4211(heptamidine)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包膜蛋白gp120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通过U251细胞和SH-SY5Y细胞建立非接触式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由gp120蛋白处理U251细胞激活神经炎症反应造成神经元损伤,体外水平探讨SBi4211在gp120诱导的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体内实验中,以8月龄gp120转基因小鼠模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gp120组以及gp120+SBi4211组(SBi4211处理组)。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活性及凋亡情况,ELISA检测S100B及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RAGE、GFAP、NeuN、Syn、MA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Bi4211可以显著抑制gp120刺激后U251细胞S100B、RAGE的表达(P<0.001),降低炎症因子iNOS、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01),维持神经元相关标记蛋白NeuN、Syn的表达(P<0.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SBi4211显著降低gp120转基因小鼠S100B、RAGE表达及炎症水平(P<0.05),并且抑制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P<0.05)。结论 SBi4211可能通过下调S100B/RAGE表达,抑制gp120引发的神经炎症反应,继而阻断gp120的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海拔和光照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光照因素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量的影响,为黄芩种植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人工种植的24批黄芩样品中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7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不同海拔、光照环境(阴坡、阳坡)与各成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同一生长年限,在海拔(550±30)、(650±30)m 2个范围,对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进行比较,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野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芹菜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坡和阳坡2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生长年限,随海拔的升高,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而光照(阴坡、阳坡)不同时,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无显著性差异,但除汉黄芩苷、黄芩素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均数阳坡高于阴坡。黄芩人工种植宜选择阳光直接照射的平地或阳坡,同时及海拔偏高有利于提高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总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