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复方苦参注射液大鼠胆汁、尿液排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胆汁和尿液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含量的LC-MS测定方法,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鼠胆汁和尿液的排泄情况。方法 在胆汁和尿液样品中加入内标,采用氯仿提取处理,以甲醇:10 mmol/L NH4Ac-0.02%HCOOH-水=90:10 (V:V)为流动相;CN柱分离,检测健康大鼠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后7个时间段的胆汁及5个时间段尿液样品中4种生物碱的浓度,计算胆汁和尿液累积排泄量和累积排泄率。结果 大鼠20 h内胆汁中4种生物碱的排泄率曲线逐渐走平;在胆汁中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的浓度分别高于苦参碱和槐果碱。72 h内,尿液4种生物碱排泄曲线基本达到平台,尿液中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的浓度和排泄量分别显著高于苦参碱和槐果碱,排泄到第3天各主要成分浓度均低于检测限。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排泄为主,一部分通过胆汁排泄,但推测可通过肝肠循环方式再次进入体循环以尿排泄,并可能存在其他代谢物。  相似文献   
12.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体内P450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体内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探针技术,测定单次和多次使用胡黄连苷Ⅱ前后大鼠血浆中相应的探针药物咪哒唑仑、奥美拉唑、双氯芬酸、氯唑沙腙和右美沙芬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单次给予胡黄连苷Ⅱ(10mg.kg^-1)后,探针药物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没有显著性变化。按每天两次,每次10mg.kg^-1剂量灌胃胡黄连苷Ⅱ,连续12d后,与用药前比较,咪哒唑仑、双氯芬酸、右美沙芬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未见显著性改变;但奥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及其AUC0-t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单次给予胡黄连苷Ⅱ对大鼠P450活性没有影响,而多次给予胡黄连苷Ⅱ对大鼠CYP2C19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3A4基因的基因型差异。方法:采用RT-PCR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来自华东地区的6份汉族成人肝组织P4503A4基因的cD-NA进行了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从6份汉族人肝组织中首次检测到了一种新的基因型,该基因型存在三处氨基酸突变和一处核苷酸缺失,即第71位氨基酸发生V(GTG)→A(GCG)突变;第225位氨基酸发生V(GTC)→I(AIC)的突变;第393位氨基酸发生W(TGG)→V(GTG)突变;第671~673位核苷酸CAG发生缺失。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存在一种CYP3A4新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二肽肽酶I(dipeptidyl peptidase I,DPPI)也叫组织蛋白酶C(cathepsin C),是溶酶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切蛋白酶。研冤表明,DPPI参与多种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等)颗粒内丝氨酸蛋白酶的翻译后处理和激活,以及其他蛋白的降解过程,从而在机体的细胞免疫、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人DPPI基因的突变失活与三种罕见的遗传病(帕.勒氏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对DPPI的选择性抑制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用于免疫调节、慢性炎症和细胞毒淋巴细胞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洛美利嗪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肿瘤细胞时,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洛美利嗪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洛美利嗪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阿霉素)共孵育24、48或72小时,然后分别向细胞中加入阿霉素,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罗丹明123的潴留以反映P-糖蛋白的外排功能;利用Fluo-3/AM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细胞与洛美利嗪预温孵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值减小,细胞内Rh123潴留增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结论:洛美利嗪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于K562/A02细胞,可以抑制细胞上P-糖蛋白的功能活性,使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并应用DPPI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DPPI(2.25μM)与dipeptide AMC(2.5μM)在反应缓冲液(NaAc50mM,PH5.5,NaCl 30mM,EDTA 1mM,DTT 1mM)中37℃温孵30min,总体积80μL。在波长370nm/450nm处检测荧光强度。结果:成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DPPI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Z’=0.87),并应用该模型对本中心化合物库10745个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得到12个活性较好的化合物。结论:对DPPI的选择性抑制有望用于免疫/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我们筛选得到的活性化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中,内质网应激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拟就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内质网应激通过在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细胞凋亡中起的潜在作用,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同时,血浆高半胱氨酸、高血糖等独立危险因子与内质网应激过程相互作用而诱导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糖原磷酸化酶(GPa)抑制剂的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用梯度离心方法提取大鼠肝脏GPa,以葡萄糖-1-磷酸作为底物,通过测定反应中磷酸根的释放量,间接反映肝脏GPa的活性。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调整反应条件,建立96孔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咖啡因对此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价高通量技术参数[Z′-因子(Z-′factor),信号本底比(signal to background,S/B),信噪比(signal to noise,S/N)]。用此模型对5 000个样品(包括合成化合物、天然提取物)组成的随机库进行体外筛选,考察这些样品对GPa的抑制作用。结果:确定反应体系条件是: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0 m in,底物浓度0.5 mmol.L-1,大鼠肝脏GPa的用量为250 ng。用此条件测定咖啡因对GPa的抑制曲线,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85.3±39.6)μmol.L-1,与文献报道(IC50=240μmol.L-1)基本一致;本模型技术参数Z′-因子=0.79,S/B=0.45,S/N=11.32,表明此模型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应用此模型筛选得到有活性的化合物9个,其IC50在3.56~45.75μmol.L-1。结论:建立的体外GPa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快速、微量、准确的特点,可以作为研究降糖药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 N-[4-[2 -[乙酰基 [2 -萘氧基 ]乙基 ]氨基 ]-乙基 ]苯甲磺酰胺 (MS0 0 49)对离体豚鼠心房肌的影响对心肌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自律性、兴奋性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豚鼠心房肌 ,测定 MS0 0 49对心房收缩力、心率、功能不应期、兴奋性、自律性、静息后增强及正阶梯现象的影响。结果 MS0 0 491 0 - 8~ 1 0 - 5mol/L可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 ,降低右心房收缩性及心率。MS0 0 49(1× 1 0 - 6 mol/L)对肾上腺素诱发左心房自律性无明显影响 ,对兴奋性亦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抑制左心房正阶梯现象及静息后增强效应。结论  MS0 0 49可能作用于心肌钾通道 ,同时对心肌钙内流亦有非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及新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过去常规诱导化疗和各类支持治疗为主,但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应用以来,AML药物迅速发展。本文从细胞毒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免疫靶向药物等方面,系统概述AML的致病机制,以及临床研究中较为前沿的各类新型药物(如FLT3抑制剂Midostaurin、IDH抑制剂AG-221和CPX-351等)的研究进展,旨在为AML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