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评价D-二聚体水平与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和23例心功能I级的心脏病患者,ELISA法测定入院1~3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随访患者1个月,统计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发生情况,并根据随访结果 将患者分为有终点事件组(8例)和无终点事件组(78例)。结果 ①心力衰竭组和心功能正常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组(NYHA分级II~Ⅳ级)D-二聚体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②D-二聚体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γ=0.953,P〈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930,P〈0.05),与LVFS呈负相关(γ=-0.896,P〈0.05)。随着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而血D-二聚体浓度显著增高。③有终点事件组与无终点事件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 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D-二聚体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1个月内终点事件(死亡和再入院)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OR=5.67,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和NYHA分级、左室收缩功能参数以及近期终点事件发生率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D-二聚体水平不仅可用于病情评估和危险分层,还可揭示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探讨2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6例,ACS患者23例,以健康成人2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SP60和TNF-α水平.结果:ACS组血清HSP6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P均<0.001),SAP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SP60与TNF-α水平无相关性(r=-0.146,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P60水平升高,可反映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3.
溶栓治疗能够有效地开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50%~70%不等,几项研究认为,即使使用目前最好的溶栓药物,54%以上的患者仍不能获得冠状动脉前向血流(TIMI)3级血流再通率。过去溶栓后血管开通与否从临床标准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4.
曲美他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家兔 4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对照组、缺血药物干预组、再灌注对照组、再灌注药物干预组。观察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30 min对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 ,心肌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 ,以及心肌电镜学改变。结果 :1缺血药物干预组与缺血对照组比较 ,除血清 MDA差异有显著性外 [(4 .0 9± 0 .4 0 vs4 .79± 0 .92 ) nmol/ ml,P<0 .0 1],血清 CPK[(132 2± 114 8vs14 98± 190 ) NU/ ml]、SOD[(32 4± 71vs2 88± 5 4) NU/ ml]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 5 )。 2再灌注药物干预组与再灌注对照组比较 ,血清 CPK[(15 12± 2 2 6 vs190 4± 2 0 3) NU/ ml]、MDA[(6 .0 9± 0 .6 9vs7.4 3± 0 .2 0 ) nmol/ ml]、SOD[(2 13± 71vs119± 5 5 ) NU/ ml],及缺血区心肌 ATP含量 [(1.4 0 1± 0 .2 4 8vs0 .6 2 9± 0 .175 ) μmol/ g]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0 1~ 0 .0 1)。 3电镜显示 :各药物干预组线粒体结构改变分别较各对照组减轻。结论 :曲美他嗪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的代谢和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  相似文献   
65.
A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后心功能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A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 (RFCA)后心功能参数的变化 ,以探讨这种参数变化的可能应用价值。选择 4 6例资料完整的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行RFCA的A型预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为两组 :A组 ,2 7例 ,年龄 3 7.6± 6.7( 2 1~ 5 2 )岁 ,男 2 0例 ,女 7例 ,QRS波群时限 0 .12 5± 0 .0 11( 0 .11~ 0 .13 )s ;B组 ,19例 ,年龄 3 8.4± 7.9( 18~ 5 4 )岁 ,男 14例 ,女 5例 ,QRS波群时限0 .14 6± 0 .0 10 ( 0 .14~ 0 .16)s。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全部病人均经病史、体格检查、实验…  相似文献   
66.
拔牙伴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ubacute infective endoeardifis,SIE)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而引起的心内膜炎。1997年1月~200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拔牙伴发的SIE患者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指心肌细胞缺血后重新恢复血液供应可产生更严重的损伤。MIRI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MIRI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越来越受学者们关注,有多条细胞凋亡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参与MIRI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从MIRI时细胞凋亡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旨在为MIRI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刘志远  李玉东  张金盈 《中国医药》2012,7(8):1045-104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心肌急性严重缺血甚至坏死导致的一系列疾病谱组成.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因子,炎症反应在ACS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而且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主要探讨阿托伐他汀在ACS早期治疗中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1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GF-1水平。结果AMI和UAP组中IGF-1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SAP组IGF-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GF-1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O.05),但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IGF-1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