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47岁。2004年12月26日以声嘶、气急原因待查入院。2004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未治后逐渐加重,8个月后出现呼吸困难,病程中无明显吞咽困难,无咽痛、发热等症状,到本院门诊给予输液抗炎治疗3d后稍好转,给予喉部CT检查,提示杓区黏膜增厚。入院后继续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并行颈部MRI及电子喉镜检查,颈部MRI提示:室带、声带及喉室软组织增厚,  相似文献   
102.
由于鼻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成为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新兴术式,有逐渐取代鼻外进路的趋势。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判定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位置,因此与之相关的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研究意义迫切。本文就鼻内泪囊应用解剖的研究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神经鞘膜瘤是好发于面部及上肢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青年女性。组织学上可分为细胞性及粘液性神经鞘膜瘤。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彻底切除。为了避免舌部功能更多的丧失 ,该作者则采用冷冻疗法治疗了 1例儿童舌前端的神经鞘膜瘤。患者女 ,12岁 ,出生时即发现舌尖部肿瘤 ,曾于 3岁、5岁时分别行肿瘤切除术。 5年后该患者因舌部肿瘤生长引起讲话困难再次就诊 ,患者无吞咽困难 ,无体重下降及疼痛或其它症状。体检发现舌尖右侧有一红色表面光滑的质硬肿瘤 ,MRI T2增强显示病灶局部有一约 1.5cm× 2 .0 cm的不规则肿块。活检提示肿瘤主要由纺锤细胞…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扩大迷路进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分析原因,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本组42例均经扩大迷路进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肿瘤后,分别采用缝合外耳道、封闭咽鼓管、脂肪填塞术腔、带蒂枕肌瓣转移填塞术腔等方法预防脑脊液漏.结果 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漏,保守治疗无效后,经手术修补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扩大迷路进路听神经瘤手术脑脊液漏防治术中处理是关键,术后以先保守治疗后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05.
不同表面麻醉药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丁卡因、1%达克罗宁、2%利多卡因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声带息肉120例患者分为3组,丁卡因组(A组)、达克罗宁组(B组)经环甲膜穿刺注入,最大用量分别为2ml、4ml,利多卡因组(C组)经喉镜活检孔滴入,最大用量为10ml,单一表面麻醉药最大用量不能完成手术时联合两者或三者使用.结果按表麻药起效时间快慢为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宁,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为丁卡因、达克罗宁、利多卡因.3种药物的最大用量均能完成<5min的手术,2种药物联合运用均能完成5~10min的手术,3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完成>10min的手术.结论联合应用表面麻醉药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3者联合应用能完成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声带息肉手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PCR)同时检测金葡菌的耐药基因 mec A及辅助基因 fem A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fem A基因为金葡菌的特有基因 ,mec A基因在 MRSA中检出率为 96 .2 % (5 1/ 5 3)。 MRSA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 ,对其它抗菌药物都有耐药。结论 :多重 PCR能快速而准确地鉴定 MRSA;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7.
内耳道手术中周边重要结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耳道区手术中准确定位内耳道避免伤及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观察颞骨岩部内部重要结构与内耳道的位置关系,探讨提高内听道手术的安全性,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甲醛固定的正常成人尸头16具,32侧耳,显微解剖器械,手术显微镜,手术电钻,国际标准测量工  相似文献   
108.
额窦鼻腔开口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16具成人尸头的额窦鼻腔开口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额窦开口的位置因筛泡基板前上端与筛顶连接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额窦与侧窦相交通,开口于上半月裂,占21.8%;Ⅱ型,额窦鼻腔开口于前组筛窦,占78.2%,其中开口于筛漏斗的占43.8%,开口于额隐窝及其气房的占34.4%。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额窦鼻腔开口的位置,为内窥镜下功能性额窦手术提供解剖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9.
异位甲状腺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甲状腺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是在甲 状腺的发生过程中,因甲状腺原基位置异常,甲状 舌管下降时发生障碍所致,可发生于甲状腺下降途 中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前、舌根、喉及气管内。异 位甲状腺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因此常 有误诊、误治发生。 1 临床资料 例1 女,9岁,颈前肿块8年并有增大趋势。 甲状软骨上方能触及直径约2.5cm单个圆形肿 块,光滑、界清,无分叶,无触痛,可随吞咽及伸舌上 下活动。颈部B超示:颈前皮下实性结节,正常部 位有甲状腺组织,左侧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入 院初步诊断:甲状舌管囊肿。入院后行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颞骨岩部耳蜗、上半规管、前庭等和内听道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内听道手术中保护周边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基础。方法16具(32侧)甲醛固定的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磨除内听道表面骨质,并暴露耳蜗、上半规管、前庭等,进行测量。结果内听道中点至耳蜗距离为(5.79±1.12)mm,至前庭距离为(9.91±1.42)mm,至上半规管距离为(10.08±1.22)mm。结论在内听道手术中,注意这些数据对避免伤及周围重要结构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