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神经减压治疗14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探查发现喉返神经被缝线结扎、瘢痕粘连压迫、断离分别占43%(28/65)、9%(6/65)、48%(31/65)。损伤部位以近环甲关节处多见,占75%(49/65);甲状腺中下部占25%(16/65)。病程半年以内者喉内肌及损伤处远端神经干萎缩并不严重,病程越长萎缩变性越明显。神经切断伤上述改变较缝扎伤及压迫伤更为明显;但病程18个月喉内肌仍可见肌纤维组织结构。病程3个月内神经减压10例中9例声带恢复了不同程度的内收及外展功能;病程3个月以内1例、3-5个月4例神经减压术后声带未恢复运动,但均恢复了正常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对称,嗓音亦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组声嘶有改善,但嗓音未恢复正常,声带亦未恢复运动。结论 通过喉返神经探查初步揭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中早期喉返神经减压术能恢复声带生理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喉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中非典型类癌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及颈廓清术;嗜铬细胞瘤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结果:非典型类癌2例,术后随访1年,情况稳定。嗜铬细胞瘤1例,术后随访11年,预后良好。结论:喉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形态各异的病变,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特点、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部分患者需行超微结构检查。不同类型的肿瘤应行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4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夜间打鼾,近2个月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夜间憋醒2-3次,于2002年8月15日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下咽后壁明显隆起,呈弥漫性,表面光滑,触之软,边界不清;颈略粗,未触及肿块。间接喉镜示:会厌无红肿,会厌于肿物间仅有2-3mm缝隙,喉腔及梨状窝未能暴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丁卡因、1%达克罗宁、2%利多卡因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声带息肉120例患者分为3组,丁卡因组(A组)、达克罗宁组(B组)经环甲膜穿刺注入,最大用量分别为2ml、4ml,利多卡因组(C组)经喉镜活检孔滴入,最大用量为10ml,单一表面麻醉药最大用量不能完成手术时联合两者或三者使用。结果:按表麻药起效时间快慢为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宁,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为丁卡因、达克罗宁、利多卡因。3种药物的最大用量均能完成<5min的手术,2种药物联合运用均能完成5~10min的手术,3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完成>10min的手术。结论:联合应用表面麻醉药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3者联合应用能完成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声带息肉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种神经修复术式治疗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对28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患者行喉返神经减压术(8例)、膈神经移植术(11例11侧)、神经肌蒂移植术(9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主观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喉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手术效果,随访1年以上。结果①神经减压术8例13侧有6例10侧声带恢复生理性内收及外展运动,外展幅度2~8mm,声门裂隙6~12mm,顺利拔管;2例双侧声带仍固定无法拔管。②膈神经移植11例11侧中8侧术后恢复声带外展功能,幅度达2~8mm,声门裂隙6~12mm,发声时声带均有一定幅度的内收,此8例均顺利拔管;2侧声带仍固定、1侧吸气时声带反而内收,此3例均未能拔管。③神经肌蒂移植术9例9侧仅1侧吸气时声带轻度外展,声门开大为4mm,发声时声带内移,拔管后不能行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④除6例神经减压术后发声恢复正常外,其余手术前后发声无明显变化。⑤术后12个月膈神经移植、神经减压术侧自发电位波形、诱发电位均明显大于神经肌蒂移植术侧,而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返神经减压术、膈神经移植术较神经肌蒂移植术能更有效地恢复声带吸气性外展运动,神经减压术还能恢复正常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均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现就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4个方面综述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鼻中隔骨折与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在论述鼻中隔偏曲的病因时都提及发育因素与外伤因素 ,然而在临床上鼻中隔偏曲的检出率与鼻中隔外伤的确诊率却极不相称。以往一般临床统计中 ,鼻骨骨折的检出率极高而鼻中隔骨折和 (或 )脱位的诊断率却极低 ,殊不知此两者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极易同时发生 ;再则鼻中隔骨折与脱位的早期复位轻而易举 ,错过时机则徒增处理难度和功能障碍 ,后患无穷。为此 ,有必要把这易被忽略的鼻中隔骨折和 (或 )脱位问题加以分析 ,引起重视。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 1991~ 2 0 0 0年经作者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同济大学医院耳鼻咽喉…  相似文献   
18.
T形硅胶管在治疗喉气管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平时或战时 ,对喉气管外伤的紧急处理或肿瘤切除 ,在抢救生命、治疗肿瘤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到术后呼吸和发音功能。处理不当的一期治疗 ,可能导致喉气管瘢痕狭窄的严重后果。预防或治疗已经形成的喉气管狭窄 ,需选择理想的支撑器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采用 T形硅胶管。现总结我院十几年临床经验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85年 7月到 1999年 7月 ,用 T形管治疗喉气管狭窄患者共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2 5~ 62岁 ,平均 3 6岁。喉气管瘢痕性狭窄 13例 (包括外伤后、手术后、腐蚀性化学烧伤后 ) ,喉气管外…  相似文献   
19.
NGX6转染鼻咽癌细胞对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已经发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PC相关基因NGX6(nasopharyngeal carcinom a associatedgene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有相关性。文中通过实验研究NPC发展过程中NGX6与VEGF-C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VEGF-C在转染NGX6的NPC细胞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与空白载体转染的NPC细胞中表达的VEGF-C相比,转染NGX6的NPC细胞中VEGF-C表达下调。结论 NGX6可能对VEGF-C的表达存在着抑制作用,从而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科 1 995年 1 1月~ 1 998年 3月收治 5例颧 -上颌骨骨折伴颧面畸形、张口困难及眶下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均经颊龈沟切口施行骨折复位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例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 9~ 43岁 ,平均33.4岁。病程 1~ 1 1 d。检查 :张口受限 4例 ,眶下区麻木 3例 ,颧面畸形 5例 (凹陷 4例 ,外凸 1例 ) ,面部轻度皮肤裂伤 2例。三维 CT扫描示左侧颧弓骨折 4例 ,均伴有左侧上颌骨前、外后壁粉碎性骨折 ,其中 1例伴眶底骨折 ;左侧颧骨骨折 1例 ,伴上颌骨外后壁及眼眶外下壁骨折。1 .2   整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