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及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具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应用小剂量肝素分别进行血液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程度等临床效果。观察组凝血程度、潜血转阴时间比对照组更佳(P〈0.05);两组患者皮肤黏膜出血后停止及压迫穿刺点所需时间相似(P>0.05)。与小剂量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钙对具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郭顺主任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辨治思想和遣方用药经验。[方法]通过查阅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文献及指南,结合门诊抄方学习,从病因病机、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副作用与激素依赖的鉴别、整体与局部辨治、用药经验等方面阐释郭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经验,并附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激素依赖性皮炎又称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火、热、毒为主要致病因素,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养阴润燥等为治疗大法。郭师以五行学说为基,据皮肤“金水之性”立法,临证以“火性”认识激素,明确激素副作用与激素依赖之区别:激素副作用病机为火毒炽盛,甚则耗伤阴液,治以清热泻火养阴;激素依赖由长期使用激素,在表阳气耗损所致,当以温阳为法。所举验案为激素依赖所致脾肾两虚,治疗当以温补脾肾为原则,方选附子理中汤合凉血五花汤加减,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结论]郭师从火论治激素依赖性皮炎,注重整体,明辨激素副作用与激素依赖,分别治以清热养阴和温阳之法,再结合局部辨治,疗效颇佳,其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s,DC-CIK)治疗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信息,随访。在以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接受手术的方式及是否接受靶向治疗为研究基础上,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重点探讨DC-CIK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接受DC-CIK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接受DC-CIK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接受DC-CIK治疗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3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和MMP-2的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7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关(P <0.05).术后随访1年时,复发者血清VEGF和MMP-2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VEGF和MMP-2水平可能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hepatitisB)在我国十分常见[1-2],许多患者因治疗不当而导致肝硬变,甚至肝癌[3-7].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有效的抗病毒措施,其中干扰素IFN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达到抗病毒的目的[8,9],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较为有效的药物[10-14],同时可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达到有效防治肝硬变,甚至肝癌的发生[15,16],近期疗效为50%左右,但复发率很高[17],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药物或新的疗法以提高疗效[18-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对我科1996.8~1999.12收治的676例肝硬化患者并发SBP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并发SBP38例(5.62%);在41例次SBP中,Child-PughC级约占75.61%;其中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7.84%;8.68%;47.83%;41.46%);16例次阳性菌中,G~-细菌10株,G~+2株,霉菌4株。结果表明,SBP的危险因素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血浆蛋白水平、脾功能亢进以及是否合并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改良墨汁明胶灌注法与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对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显示的不同。方法 将鼠龄为7d的SD大鼠12只(24眼)随机分成墨汁明胶灌注组(n=6)和胶原蛋白酶消化组(n=6),两组大鼠共同暴露于含体积分数80% ±2%氧浓度环境饲养5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饲养5d。在第18天时将一组幼鼠行心脏墨汁明胶灌注,另一组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取两侧眼球,一眼用于视网膜铺片,另一眼行组织切片观察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证实新生血管的增殖。部分切片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改良墨汁明胶灌注法能很好显示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胶原蛋白酶消化法技术复杂,成片率低;联合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进行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三维结构观察。结论 改良墨汁明胶灌注显示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优于胶原蛋白酶消化法,适宜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通过共焦激光眼底血管造影仪(HRA2)观测正常大鼠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和分布以及荧光标记的白细胞在眼底的运动情况的方法。方法:大鼠麻醉后散瞳并将其置于动物台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观察大鼠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并照相和进行视频记录。另外,体外分离大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并用CFDA(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进行荧光标记,之后通过尾静脉将其回输进入同窝另一只大鼠的体内,观察白细胞在眼底血管的运动情况。结果:通过HRA2能够清楚而有效的观察到大鼠视网膜4级以上血管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并能够观察到白细胞在眼底血管中的各种运动状态。结论:建立了一种通过HRA2观测大鼠视网膜血管及白细胞运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航空卫生保障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生成。笔者深入基层航空兵部队围绕航空卫生保障问题展开调研,发现了日常航空卫生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航空卫生保障水平的原因,并从航医培训的角度出发,针对工作中出现的航空卫生保障问题,围绕院校教育、任职培训、专项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航医教育质量,最终提升航卫保障水平,增强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功能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RECIST 1.1标准)、KPS评分、免疫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脾多肽组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3.3%(19/30),对照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治疗后KPS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脾多肽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脾多肽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