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65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白蛋白尿 (MA)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强有力的预报因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是新近被认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有研究显示 ,HHcy可能与微量白蛋白有一定的联系[1 ] 。本研究通过检测中国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并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探讨中国人血浆Hcy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受试者来源于国家“973”项目 (高血压易患脑卒中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 ,共 747例 ,男 346例 ,女 40 1例 ,平均年龄 (62 3…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男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长期锻炼组60例与非锻炼组60例测定时域心率变异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男性)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脑出血的早期预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的评估 ,探讨其进展机制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 132例住院脑出血患者了解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头部CT检查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中脑叶出血 19例 ,基底节区出血 93例 ,脑干出血 8例 ,小脑出血 12例。 30d死亡率为 2 0 .5 %。结论 :年龄、GCS评分、中线移位、出血量和感染可作为原发性脑出血 30d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出血量和初次GCS是预测早期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4.
雌激素对Aβ25-35致PC12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可溶性Aβ25-35作用下PC12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及17β-雌二醇(17βE2)对此改变的影响。方法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β损伤组及雌激素干预组,根据浓度梯度雌激素干预组再分为5个剂量亚组,采用荧光偏振法动态检测不同组PC12细胞不同时间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Aβ损伤组在加入5μmol/L可溶性Aβ25-35后各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微黏度η值均明显升高(P<0.01);17βE2干预组在10-10mol/L浓度的条件下各时间点η值与Aβ损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10-9~10-6mol/L浓度的条件下各时间点η值与Aβ损伤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17βE210-91、0-8、10-7、10-6mol/L干预组与Aβ损伤组比较,在24 h时PC12细胞微黏度η值分别降低了36.4%、49.6%、60%及68.4%。结论可溶性Aβ25-35 5μmol/L使PC12细胞微黏度明显升高,膜流动性明显下降;雌激素具有改善膜流动性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5.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了可视的客观依据。文章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磁共振成像、经颅多普勒、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对筛选溶栓病例、指导和评估溶栓治疗的作用,提出了溶栓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缬沙坦组(缬沙坦40mg&#183;kg-1&#183;d-1)。12W后测定各组体重、血糖,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内皮素(ET-1)mRNA、核因子-KB(NF—KB)mRNA表达。.结果(1)第12周糖尿病组和缬沙坦组体重均明显轻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糖在糖尿病组、缬沙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与缬沙坦组间无显著差异。(2)糖尿病组MDA水平显著高于缬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NO含量、SOD及GSH-Px活性显著低于缬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糖尿病组ET-1mRNA和NF-KB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和缬沙坦组明显增多,缬沙坦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糖内环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损害内皮功能,而缬沙坦能通过抑制NF—KB活化,增强抗氧化能力,逆转内皮功能损害,有利于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建立离体神经干细胞(NSCs)氧糖剥夺(OGD)模型,并观察缺氧、缺糖等不同培养条件对NSCs存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NSCs,制备OGD模型。将NSCs分为OGD组和正常组,每组分别干预2、4、6、8、10 h。采用MTT法检测OGD干预不同时间对NSCs活性的影响。通过MTT法观察正常培养、单独缺氧、单独缺糖、缺氧缺糖、高糖各组干预8 h对NSCs活性的影响。结果:OGD组干预8、10 h的NSCs OD值低于相应时点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缺氧、单独缺糖、缺氧缺糖、高糖培养组的NSCs OD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独缺糖、高糖培养组与氧糖剥夺组的NSCs 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GD≥8 h对NSCs造成明显的损伤。缺糖是OGD模型造成NSCs损伤的主要因素。葡萄糖浓度是影响NSCs存活和增殖的关键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小鼠诱导多潜能干(iPS)细胞诱导效率的影响。方法:将鼠胚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予经典四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实验组在培养基里加入IGF-1,进行iPS细胞诱导,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iPS细胞诱导效率分别为(0.05±0.0002)%和(0.01±0.0005)%,所获iPS细胞为阳性。结论:IGF-1提高小鼠iPS细胞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知识竞赛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感控周宣传活动期间,将105名医护人员按2∶1∶2的比例随机分为感控宣传周前组42名、感控知识竞赛组21名和感控宣传周后组42名,进行院感知识考核比较。结果:感控知识竞赛组平均分明显高于感控宣传周前组和感控宣传周后组(P<0.01),感控宣传周后组平均分明显高于感控宣传周前组(P<0.001)。结论:感控周宣传活动是有效的院感控制继续教育方式之一,其中知识竞赛既能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让医护人员全面系统地掌握院感知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