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LIN28A和LAMP1在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推测其可能临床意义及对肿瘤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系LIN28A、LIN28B和LAMP1表达,免疫荧光检测LIN28A和LAMP1二者蛋白表达定位;LIN28A敲减后通过qRT-PCR检测LAMP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5个癌细胞系T24、UM-UC3、J82、5637和SW780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系SV-HUC-1均表达LIN28A,其中J82也表达LIN28B;5个癌细胞系均表达LAMP1,SV-HUC-1不表达LAMP1;LIN28A和LAMP1蛋白均定位在胞浆;LIN28A敲减后对LAMP1的mRNA表达变化无明显影响,相应蛋白变化需要进一步验证。结论:4个膀胱癌细胞系T24、5637、UM-UC3和SW780可以用于LIN28A与肿瘤相关的机制研究,而J82可用于LIN28B的机制研究。LIN28A对肿瘤细胞和干细胞的调控方面可能具有相似性,敲减后对其靶点mRNA表达量无明显影响,LAMP1蛋白可能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小儿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修复指端(腹)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46例小儿指端(腹)缺损的患儿应用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进行修复,其中25例切取时保留甲床神经分支。46例中,指端缺损24例,指腹缺损22例,皮肤缺损面积0.5 cm ×1.0 cm~0.8 cm ×1.0 cm。年龄2~11岁,平均年龄5.8岁。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选择保留和不保留甲床神经分支病例各10例,经1~3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出汗正常,供受区仅有线样瘢痕。16例甲床者指甲发育正常,无甲板分离及勾甲畸形,4例出现轻度甲纵脊或横纹。两点辨别觉正常,精细触觉恢复,手指无活动障碍。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同指顺行指动脉神经蒂皮瓣是修复小儿指端(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小儿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8例拇趾端(腹)缺损的患者应用同足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趾端缺损3例,趾腹缺损5例,皮肤缺损面积在1.0cm×1.5cm~1.2cm×1.8cm。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5岁。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经1个月至半年随访,皮瓣外形饱满,色泽、供受区仅有线样瘢痕,趾端感觉正常,无不耐寒及趾端疼痛病例,患儿步态正常。结论同趾顺行趾动脉神经蒂皮瓣是修复小儿拇趾趾端(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 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22年8至9月, 选取新疆某三级医院的379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及科研培训需求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总分为(66.90±22.04)分。不同学历层次[硕士研究生( 66.19±21.66 )分, 博士研究生( 82.06±25.04)分]和不同年级[一年级( 61.81±21.31 )分, 二年级(70.31±20.87)分, 三年级(71.17±23.39 )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培训需求度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核心实验技能示范(4.07±0.86)分、统计学方法相关的培训(4.06±0.86)分、科研设计以及课题申报相关的培训(4.05±0.86)分。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建议结合不同特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其科研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个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确诊的1个HoFH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共20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并在家系内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家系成员杂合突变携带者和未携带者的基因型与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为7岁10月龄男性患儿,生后尾骨处皮肤可见圆形绿豆大小黄色皮肤突起,3~4岁起双侧肘关节、膝关节及跟腱处皮肤逐渐出现直径0.5~1.5 cm的黄色瘤样结节,患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同.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皮肤黄瘤.患儿总胆固醇(TC)18.16~21.2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08~15.51 mmol/L,颈部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弥漫性硬化斑块,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基因检测确定了先证者LDLR基因携带c.418G>A(p.E140K)纯合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父母,二人为近亲结婚,均携带LDLR-E140K基因杂合突变.家系中携带LDLR-E140K基因杂合突变成员TC、LDL-C和载脂蛋白B分别为(8.40±0.13)、(6.79±0.01)、(1.95±0.05)mmol/L,明显高于未携带者[(4.59±0.28)、(3.35±0.39)、(0.86±0.10)mmol/L,t=7.269、4.595、6.311,P均<0.05].结论LDLR-E140K基因纯合突变致儿童HoFH,携带纯合突变的先证者临床表型最严重,携带杂合突变的家系成员均有高胆固醇血症表型,LDLR-E 140K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致病性变异.  相似文献   
16.
载脂蛋白E基因型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特异性体外扩增ApoE基因的特异性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hal消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基因分型。结果: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53例健康人和55例冠心病患的ApoE基因型.两组对象基因型频率E3/2分别为9.4%和3.6%;E3/3为64.2%和60%;E4/3为26.4%和30.9%;E4/4为0和3.6%;等位基因频率E2分别为0.047和0.027;E3为0.820和0.773;E4为0.132和0.200,P均>0.05,可能与样本小有关。结论:PCR-RFLP法检测ApoEAD基因型简便、准确,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穿梭质粒,用脂质体包裹制成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缓释型滴眼剂,滴眼治疗家兔角膜碱烧伤。结果:将hEGF-pcDNA3.1重组体进行限制性酶切及PCR扩增可见目的片段;基因治疗组在模型治疗后第7 d,角膜荧光着色变浅,溃疡面变小;第18~21 d溃疡面消失;在基因治疗后第1至28 d,从角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出hEGF mRNA,基因治疗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第7d达高峰,为224.286 ng/g角膜湿重,持续可表达3周以上;基因治疗眼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在角膜细胞内见hEGF蛋白质表达,第7 d达高峰,细胞转染率高达95%以上,并可持续表达3周以上。结论:用pcDNA.3.1真核表达穿梭质粒作为载体,携带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用脂质体包裹后制成缓释型滴眼液,以滴眼的方式给药转染角膜,可达到极高的转染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的硝基亚甲基类的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杀虫机制主要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阻断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导致昆虫麻痹进而死亡。吡虫啉对人畜均有一定毒害。急性重度吡虫啉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彻底清除体内吡虫啉可明显提高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序贯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吡虫啉中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住院的135例RA病例.以患者首次出现RA症状为研究起点,以肺高分辨率CT检查发现ILD为研究终点.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炎、类风湿结节、发热、口干及眼干、雷诺现象、皮疹等)、生化指标、免疫指标、治疗措施等40个变量.经后退法建立Logestic回归分析模型,计算OR值及95%CI.结果 ①135例RA患者中48例发生ILD,占35.6%.其中40例(83.3%)诊断RA平均(85±75)个月后确诊合并ILD;其中29例(60.4%)在检出ILD时无呼吸系统症状.②单因素分析显示RA-ILD组年龄、病程、咳嗽、呼吸困难、Velcro音、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3、γ-球蛋白高于RA无ILD组(P<0.05或P<0.01).③经后退法建立Loge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咳嗽(OR=4.387,95%CI:1.143~16.831,P<0.05)、Velcro音(OR=6.727,95%CI:2.220~20.378,P <0.01)、RF(OR=3.522,95%CI:1.304~9.512,P <0.05)是RA-ILD的危险因素.④多因素分析发现的3个危险因素中,RF预测RA-ILD的敏感性最高(79.2%),咳嗽的阳性预测值最高(73.3%).结论 大多数患者RA的诊断先于ILD.部分RA患者的肺问质病变为亚临床型.咳嗽、Velcro音及RF阳性是RA患者发生肺间质病变的相关因素,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异常时应该高度警惕发生肺间质病变可能,及时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risk factor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A-ILD). Methods The data of 135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hospitalized in the hospital in 200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study factors included gender, age, disease dur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ing arthritis, rheumatoid nodules, fever, dry mouth and dry eyes, Raynaud's phenomenon, skin rash), biochemical and immunological indexe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he date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In 135 RA patients, 48 cases (35.6%) ha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in which 40 cases (83.3%) were diagnosed combined ILD (85±75) months after the diagnosis of RA, and 29 cases (60.4%) had no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the detection of ILD.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duration, incidence of cough, dyspnea and Velcro tone, positive rate of rheumatoid factor (RF), C3 and γ-globulin in RA-IL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A without ILD group ( P <0.05 or P <0.01).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ugh (OR =4.387,95%CI :1.143-16.831, P <0.05), Velcro tone (OR =6.727,95% CI :2. 220-20. 378, P <0.01),and RF ( OR =3. 522,95% CI :1. 304-9. 512, P <0.05) were risk factors of RA-ILD. Mult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RF was highest (79.2%), an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ough was highest (73.3%) in three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RA is diagnosed before ILD in most of patients. The interstitial pulmonary damages of some RA patients are subclinical. Cough,Velcro tone and RF are interrelated factors of interstitial pulmonary damages in RA patients. When patients have these symptoms, signs or abnormal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should be highly alerted, the relevant checks should be consummated in time, and rational treat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20.
<正>人体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专业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学生学好此课程对今后的学习、科研及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2]。传统授课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科知识系统的传授,但是教师“一言堂”式的传授知识,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