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CHF患者56例,其中28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分为对照组,给予除ACEI外常规抗心衰治疗,另28例分为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至目标剂量,共15天,治疗前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的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的厚度(IVS)。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NP明显下降、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贝那普利组BNP下降的水平、LVEDD缩小的程度、LVEF增加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NP是判定心力衰竭程度的有效指标,贝那普利能使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相关表达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提取C6/36细胞和登革Ⅱ型病毒感染后的C6/36细胞的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对比分析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电泳图谱的差异;分别以正常C6/36细胞总蛋白质、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后的SDS-PAGE凝胶图谱中的差异条带蛋白免疫Balb/c小鼠的免疫血清、Santa-Cruz公司登革病毒单抗作一抗,Western-blot鉴定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SDS-PAGE凝胶电泳图中的差异条带。结果 SDS-PAGE凝胶电泳图显示约40 000 Mr和70 000 Mr处,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后的蛋白条带比正常C6/36细胞的蛋白条带明显粗亮;Western-blot鉴定确认差异条带不是登革病毒在细胞表达的蛋白质,而是C6/36细胞本身表达的蛋白质。感染前后的40 000 Mr和70 000 Mr蛋白条带同源。结论 C6/36细胞感染登革病毒前后分子量为40 000 Mr和70 000 Mr蛋白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曾发生登革热流行的旧疫区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的抗体水平及分布。方法在1986年曾爆发Ⅱ型登革热疫情的黄埔区鱼珠街一带,对2周内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横断面采样,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G抗体,并和非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RT—PCR法检测抗体阳性者血清中登革病毒。结果登革热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23.3%,非疫点健康人群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登革热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成正相关,0~20、21~30、31—40、41~50、51—60、61~70和7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5.8%、9.1%、26.5%、27.7%、32.5%和35.1%。30岁以下年龄组与31~40岁年龄组、31~d0岁年龄组与41~60岁年龄组、41-60岁年龄组与61岁年龄组间的抗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登革热疫点和非疫点15岁以下中小学生滤纸血样标本中均未检测到抗登革病毒IgG抗体。RT—PCR法未检测到抗体阳性者血清中有登革病毒。结论登革热疫点人群抗登革病毒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疫点人群,疫点人群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示登革热疫点在登革热疫情后,登革病毒可能在蚊媒体内存在低密度的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与肠系膜动脉重塑的发生与机制。方法 :选用 13周龄的SHR 10只、Wistar Kyoto大鼠 (WKY大鼠 ) 10只分为两组 :SHR组、WKY组。实验期 13周。观察指标 :血压、LVW BW、左室厚度 体重、中膜厚度 管腔半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管腔半径 血管半径、心肌及肠系膜动脉的形态学 (光镜、电镜 )、血浆、心肌、肠系膜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浓度及血浆、心肌心钠素 (ANF)浓度。结果 :SHR组大鼠左室重量 体重 (LVW BW)、左室厚度 体重、中膜厚度 管腔半径、中膜面积 管腔面积、血浆及心肌ANF均比WKY组大鼠高 ,SHR组管腔半径 血管半径、心肌及肠系膜动脉AngⅡ浓度比WKY组低 (P均 <0 .0 5 ) ;心肌HE染色WKY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致密 ,心肌纤维无断裂 ,SHR组心肌纤维排列稀疏 ,中间可见断裂 ;心肌及肠系膜动脉电镜观察SHR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性改变 ,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结论 :2 6周龄SHR左心室与肠系膜动脉有明显的重塑现象 ;SHR血浆、心肌、肠系膜动脉的AngⅡ无明显增高 ,AngⅡ水平升高不是SHR高血压及其心血管重塑的原因 ;肠系膜动脉重塑的主要原因可能系血管壁的细胞外基质 (ECM)堆积 ,而不是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咪哒普利、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与阻力血管重塑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二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用13周龄的SHR30只、WKY大鼠10只分为4组:SHR组,厄贝沙坦组,咪哒普利组,WKY组。实验期15周。观察心血管重塑珠有关指标。结果 咪哒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压控制良好,左心室有和肠系膜动脉重塑的各项指标改善,在这些指标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心肌和肠系膜动脉结构改变尤其是纤维化均减轻,咪哒普利组减轻更明显。结论 咪哒普利、厄贝沙坦不仅能良好地控制血压而且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与阻力血管重塑;在防止心肌和肠系膜动脉结构改变尤其是纤维化方面,咪哒普利作用优越于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照入院就诊登记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40)应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n=40)应用奥氮平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用药有效性、精神状态评分、韦氏记忆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的用药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韦氏记忆量表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齐拉西酮治疗,可提高用药有效性,改善精神状态与记忆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3年8月~1997年4月采用蝮蛇抗栓酶外敷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DF69例按程度不同随机分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分别以抗栓酶及山莨若碱、胰岛素为主联合其他药物局部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现报告于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本组69例,男27例;女42例,年龄53~84岁,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糖最高16.7mmol;最低10.7mmol。按糖尿病足分类一般标准分为轻度:穿破皮肤或关节、肌腱的溃疡;中度:深部溃疡、整个足趾或前足的渍疡;重度:深部溃疡伴骨髓…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急性期的降压治疗比较慎重,对脑出血急性期危重高血压进行适当降压治疗可延缓脑内出血的进展,我院从1993年9月~1997年7月收治脑出血急性期危重高血压132例,采用舌下含服心痛定降压,治疗方便安全有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脑出血根据头颅CT确诊。入院时收缩压在26.7~36kPa。132例中男81例,女51例;年龄50~83岁;昏迷42例;有高血压病史者79例,无高血压病史者53例。1.2血压控制标准:有高血压病史者收缩血压逐渐下降至24kPa,无高血压病史者下降至21.3kPa或下降30%为控制理想范围。1.3治疗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盆腔检查、B超检查、剖宫产术中检查,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病理特点、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30例患者术前通过B超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行诊断,诊断率为83.33%;诊断时间在≤12孕周时诊出率最高,占50.00%;病理类型最多的为成熟畸胎瘤(56.67%);5例并发蒂扭转(16.67);1例患者早孕人工流产,8例患者足月顺产,21例患者剖宫产。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通过妇科及B超检查能够及早发现,从而及早进行治疗,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白纹伊蚊漆酶型酚氧化酶的基因的全长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方法从白纹伊蚊卵、幼虫、蛹、雌蚊、雄蚊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后以总cDNA为模板,设计简并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部分序列后设计新的特异性引物补全5’端序列,使用3’-RACE法补全3’端序列,拼接全长后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巢式PCR扩增出1145bp的核苷酸序列,测序后设计5’端序列的下游引物,扩增出约900bp的核苷酸序列,设计3’端的上游引物,配合3’RACE试剂盒扩增出约600bp的核苷酸序列,寻找重复序列将三段序列进行拼接,得到国内外从未获得的长2244bp、编码747个氨基酸序列的白纹伊蚊漆酶型酚氧化酶基因的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与白纹伊蚊的相似性最高,为含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含3个Cu氧化酶超家族位点,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家族。结论联合PCR技术的应用使较长长度的基因序列的扩增更为方便、准确。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