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4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1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张继算 《光明中医》2006,21(9):20-2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栀子汤系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等五方证治.现将诸汤证从病因病位病机作一浅略较析.  相似文献   
32.
刺果甘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5个峰,并且鉴定出峰所对映的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亚油酸乙酯(32.77%),十六烷酸乙酯(10.02%),2,3,7-三甲基-奎烷(6.49%),5-甲基-二十一烷(5.74%),二十三烷(3.80%),1-环乙基壬烯(3.70%),二十烷(3.63%),十八酸乙酯(3.59%)。结论:报道了刺果甘草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鸡西煤炭医专附属医院姚翠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林寿先,张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由于病因未明.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致残率高.对劳动力的影响极大.我们...  相似文献   
34.
张继 《中国药事》1999,13(6):413-414
《中国药典》1995年版[1]收载的一些动物类中药材,其内容经历版《中国药典》的修订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为中药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药检验技术的发展和中药材资源、生产加工的变化,《中国药典》中的某些动物药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或显现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使国家级标准更加完善,本文作者根据对蛇类等动物类药材检验多年的研究,比较了各版药典动物药标准内容,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以供有关《中国药典》修订单位和专业人员在《中国药典》更版修订时参考。1 部分品种的来源…  相似文献   
35.
蛤蚧本草考证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蛤蚧为常见名贵滋补中药,具有补肺益肾、定喘助阳的功效.用于喘促气短、咯血、阳痿等症.<本草纲目>列入鳞部.<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规定哈蚧来源于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gecko(L.)的干燥体.由于古代本草仅从宏观上对蛤蚧的性状进行描述,且多以同名异物甚多的"守宫"、"石龙子"为参照物,记载相当混乱[1].为此,本文对蛤蚧本草记载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1关于蛤蚧的始载: 蛤蚧始载的说法至今大体有三种,第一种:载于宋<开宝本草>,此说被一九六一年版<中药志>等多数文献所引用[2].第二种:赵民昌编著的<名贵中药材鉴别>一书称始载于唐<海药本草>[3].第三种:<中药大辞典>、颜正华主编的<中药学>认为首载于<雷公炮炙论>[4,5].  相似文献   
36.
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椎体病变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病变位于颈椎3例,胸椎26例,腰椎37例和骶椎19例。影像学上表现57例为溶骨性病变,19例成骨性病变,9例溶骨性与成骨性病变共存。穿刺标本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临床怀疑感染性病变时行细菌学检查。对穿刺标本进行诊断的正确性分析。结果CT证实85例穿刺活检针均位于病灶内,81例取得病变组织,活检成功率95%。活检标本包括29例骨组织标本,5例软组织标本,47例骨组织与软组织混合标本,4例未取得标本;病理结果包括44例转移瘤,17例原发性骨肿瘤,18例感染性病变,2例正常椎体组织。79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性9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是对椎体病变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学依据,且穿刺部位正确、三维定向好、损伤小,可以作为诊断不明确的溶骨性及溶骨与成骨混合性椎体病变拟行椎体成形术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与生殖健康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618例16-25岁未婚青少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未婚青少年占本院人工流产者的56.6%(其中16岁-25岁青少年占95.1%);低龄青少年人工流产者孕周明显大于高龄青少年人工流产者孕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患妇科疾病者高达59.8%;本组调查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中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占69.9%。结论: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缺乏、可获得的避孕措施缺乏以及性行为控制能力差是引起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高的原因;人工流产或许严重影响未婚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应多渠道增加青少年性教育,减少未婚青少年妊娠率及生殖道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在非铀矿山放射性职业危害控制调查和研究中,除工作场所的氡检测和个人氡监测外,井下工作环境中氡衰变产物的行为和剂量参数,对准确估算氡致矿工肺部剂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Rn/Tn子体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过滤器收集空气中222Rn、220Rn子体,然后对滤膜上的α粒子进行总α计数或α谱分析[1].BWLM-PLUS氡测量仪,可直接用于环境中氡的测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方法,以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宫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方法:要求终止12~16周妊娠妇女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米非司酮75mg,1次/日,共2天,第2天服药后24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各30例,米非司酮常规服药12小时后分别加服50、75、100mg,米非司酮服完后12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除对照组1例引产失败,72小时后用观察2组方法引产成功外,其余均引产成功;按照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的顺序,完全流产率分别86.67%、93.33%、93.33%和80.00%。总宫缩产程时间分别为5.41±2.26小时、4.14±1.68小时、3.87±1.14小时和6.67±2.12小时。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别为123.6±21.3ml、122.5±31.5ml、113.4±21.3ml、133.8±32.2ml。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总宫缩产程时间短,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1组分别与观察2组、观察3组比较,总宫缩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服药12小时后分别加服50、75、100mg,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不加重不良反应。其中加服75mg是药物流产的适宜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个体化健康管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运用现代医学成果及管理学方法,针对个体健康意识、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个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就是个体化的健康管理。结合本院实际工作,通过个体化的健康调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的探讨,目的在于揭示个体化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商业性,并有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