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寻找可能与中国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摄入有关代谢物,为水产品摄入标志物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项目贵州和湖南采集了调查对象的空腹血样,利用代谢组学技术识别血清中的代谢物,筛选出不同摄入水平间有差异的代谢物,最后构建预测模型,验证这些差异代谢物的预测能力。结果 1108种代谢物被识别,从中筛选出了低摄入组与中摄入组有14种,与高摄入组有21种差异代谢物。低摄入组与中摄入组和高摄入组逐步logistic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9.3%(95%CI:59.0%~79.6%)和75.2%(95%CI:65.4%~85.1%)。结论 人群长期水产品摄入的不同水平下血清代谢物存在差异,高摄入组与低摄入组间差异代谢物预测效果更好,包括脂类、肽类和氨基酸类和外源性物质。这些差异代谢物要作为特异标志物还需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验证。[营养学报,2022,44(3):258-263]  相似文献   
82.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15年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图表法描述1991~200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BMI)分布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选取1991和2006年调查中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均数-差值图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2006年儿童青少年的BMI分布与1991年相应年龄、性别组儿童青少年BMI分布是不同的。儿童青少年BMI分布呈正的偏态增加并且有向上增长的变化,而主要变化集中在高百分位。结论在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的个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可能更大,对环境的变化可能更敏感。所以,应该从人群水平去寻找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水平,为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配套测查用具,对广西国家级贫困县平果县、融水县197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测查。结果 197名儿童智力测试结果评分等级中,优秀者占0.51%,聪明者占6.60%,正常者占82.74%,偏低者占10.15%;儿童智力偏低与儿童营养状况、看护人及母亲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关系。结论广西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智力发育偏低。应加强儿童的营养改善和早期智力教育,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生长和智力发育有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与智力发育的关系。方法对广西、甘肃4个贫困县404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神经心理发育测验,体格测量,血样检测。按发育商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智力正常和智力低下两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贫血率、血中微量营养素水平的差异。对发育商与生长发育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404名5岁以下儿童的智力低下率为12.62%。两组儿童间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力低下组儿童父母文化程度水平较智力正常组低。智力低下组儿童血浆维生素A水平(232.5±117.89 ng/mL)明显低于智力正常组(286.64±107.46 ng/mL,P<0.05)。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均与发育商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8(P<0.05)和0.1495(P<0.05)。结论 5岁以下儿童智力发育与营养状况有关,应通过营养教育、营养改善等措施提高父母知识水平,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体内微量营养素水平。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中国九省区50~79岁中老年居民膳食能量的摄入状况及能量来源的变化趋势,为膳食指南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以1991、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连续三天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数据为基础。有完整膳食调查资料的50~79岁健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能量摄入量及能量来源的变化趋势。结果中国九省区50~79岁居民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在1991-2009年间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由10103 kJ(2416 kcal)下降至9761 kJ(2334 kcal),女性由8825 kJ(2100 kcal)下降至8262 kJ(1975 kcal),年龄越高、体力活动水平越低者能量摄入量越少,同年龄同等体力活动水平的女性能量摄入少于男性。50~79岁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逐年增高,2006年之后超过30%,并且轻体力活动者膳食能量密度更高。从能量的食物来源看,谷类食物占总能量的比例逐年下降至55%以下,动物性食物逐年增高至14%。1991-2009年间能量摄入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弱。结论 1991-2009年间,中国50~79岁居民的膳食能量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趋向于能量密度增高;谷类供能比降低,动物性食物供能比增高;能量摄入情况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九省区50-79岁居民蛋白质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营养政策制定和中国居民蛋白质参考摄入量修订提供依据。方法以1991-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有膳食调查资料的50-79岁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9.2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9年50-79岁居民平均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男性和女性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分别共下降了4.3g和5.5g。2009年男性和女性平均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分别达到70.4g/d和60.9g/d。平均每天动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的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增加了6.5g和4.8g,动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的比例相应提高了约10%,2009年动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的比例接近30%。豆类以外的植物性食物提供蛋白质的量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减少了9.8g和9.6g,其所提供蛋白质的比例相应下降了10个百分点。豆类食物提供的蛋白质的量相对稳定。由于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总量的减少,男性和女性蛋白质摄入量低于蛋白质平均需要量(EAR)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加了12.2和15.9个百分点,2009年有37.9%的男性和40.1%的女性蛋白质的摄入量低于EAR。结论 1991-2009年中国九省区50-79岁居民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呈下降趋势,但是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变,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蛋白质质量提高。在修订50岁以上人群蛋白质参考摄入量时,应充分考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居民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肥胖的关系,分析预防肥胖发生的宏量营养素供能比切点值。方法 利用1991—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至少参加两轮调查且基线未发生肥胖的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8.0 kg/m2判定为肥胖。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BMI和肥胖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宏量营养素供能比预测肥胖的切点值。结果 1991—2018年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蛋白质供能比和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P<0.0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下降趋势(P<0.01)。调整协变量后,相较于脂肪供能比<20%组,脂肪供能比20%~30%组(β=0.05,95%CI 0.01~0.08)与脂肪供能比≥30%(β=0.15,95%CI 0.11~0.18)组与BMI呈正相关,20%~30%组和≥30%组发生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17%(OR=1.17, 9...  相似文献   
88.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文献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1990年以来有关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10篇244例进行分析整理。结果:244例过敏性休克涉及12种药物,居前6位的是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氨苄、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占93.8%。有过敏史者24.6%,无过敏史者30.3%,过敏史不清者45.1%。86.1%的过敏性休克发生于用药的20min内,首次用药占78.7%,死亡占8.2%。结论: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药人员高度重视,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做皮肤过敏试验及用药后密切观察是防治严重过敏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9.
黄精多糖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黄精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法测定正常小鼠和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急性脑缺血模型法观察小鼠断头后张口呼吸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①黄精多糖使正常小鼠在安全区(跳台)停留时间延长,并显著降低了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受电击后的错误反应次数;②黄精多糖显著抑制小鼠脑组织MDA的生成,提高小鼠脑组织GSH-PX和SOD的酶活力;③黄精多糖显著延长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张口呼吸次数和持续时间。结论黄精多糖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脑缺血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
应用"思路教学法",初步探讨了带教药理学实验的一个基本模式。该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它的应用,优化了实验内容的课堂教学,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路",强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