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SALL4和CASP1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M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AML患者120例为AML组,均根据AML分型给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血清SALL4、CASP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ML患者血清SALL4、CASP1 mRNA相对表达量。将AML患者根据血清CASP1、SALL4 mRNA相对表达量均值分为CASP1高表达组(CASP1 mRNA相对表达量≥1.01)65例和CASP1低表达组(CASP1 mRNA相对表达量<1.01)55例,SALL4高表达组(SALL4 mRNA相对表达量≥0.96)61例和SALL4低表达组(SALL4 mRNA相对表达量<0.96)59例。随访3年,比较CASP1高、低表达组,SALL4高、低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ML患者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AML组血清SALL4、CASP1 mRNA相对表达量(0.9...  相似文献   
42.
不同年龄段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探讨不同年龄段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应用CD45/SSC设门的四色流式细胞术和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对260例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AL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①82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CD7的阳性率为100%,CD2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显著降低,14—18岁组CD2阳性率(91.67%)显著高于19—35岁组(65.71%)和35岁以上组(43.48%)(P〈0.05);CD34和HLA—DR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35岁以上组甩A-DR阳性率(39.13%)显著高于14—18岁组(4.17%)和19—35岁组(11.43%)(P〈0.05);35岁以上组髓系抗原(MyAg)和CD13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52.17%,显著高于19—35岁组(34.29%和22.86%)(P〈0.05)。②178例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9和HLA—DR阳性率为100%,除19—35岁组CD33阳性率(52.70%)显著高于14—18岁组(32.50%)外,其余各表面抗原在不同年龄阶段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成人T—ALL免疫表型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年长成人T-ALL存在多种具有不良预后意义的表面标志异常表达;不同年龄段成人B—ALL的异质性似较成人T—ALL小。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系抗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法检测B-ALL各分化阶段上CXCR4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表明92.9%的B-ALL表达CXCR4.在B-ALL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CD10、CD34抗原的表达率不同,由低到高分化阶段的免疫表型依次为①CD10-/CD34+;②CD10+/CD34+;③CD10+/CD34-;④CD10-/CD34-.CXCR4在各免疫表型的表达率分别为(27.60±15.25)%,(30.95±15.50)%,(55.62±18.37)%和(77.25±10.86)%,其MFI分别为46.69±15.06,47.43±12.39,79.28±24.71和132.92±88.09.CXCR4在较早期阶段的CD10-/CD34+和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低于CD10+/CD34-和CD10-/CD34-的B-ALL细胞上的表达,在较成熟的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最高.CXCR4在伴髓系抗原CD13和(或)CD33表达的B-ALL(my+B-ALL)细胞的表达率为(12.56±3.88)%,MFI为39.82±11.58,不伴髓系抗原表达组(my-B-ALL)的表达率为(37.57±11.58)%,MFI为50.72±13.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XCR4在B-ALL细胞上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与髓系抗原共表达时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56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主要表达CD117(90.38%)、CD13(87.18%)、CD33(71.79%)、CD34(67.74%)、HLA DR(60.90%)。33.98%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最常见为CD7(24.36%)。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5例(17.4%),主要表达CD19(100.00%)、HLA DR(100.00%)、CD10(74.29%)、CD34(60.00%)、CD20(31.40%)。T细胞系ALL10例(4.98%),主要表达CD7(80.00%)、CD2(60.00%)。24.5%的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主要是CD13(17.80%)及CD33(11.10%)。结论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法进行AL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核干细胞因子基因沉默对HL-60细胞分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核干细胞因子(NS)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沉默NS基因对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合成的NS-shRNA转染HL-6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NS蛋白,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变化,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测定细胞化学特征的变化。以转染无关shRNA序列的细胞作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细胞作空白对照。结果:NS-shRNA转染的HL-60细胞NS蛋白较对照组降低;转染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出现了成熟和分化特征,分化抗原CD11b、CD33、CD14、CD64、HLA-DR增高,CD38降低,显示有向粒系继续成熟和向单核系重新分化的趋势;转染细胞内MPO活性增强,PAS反应增强。结论:阻断NS基因表达能促使HL-60细胞重分化。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性,16岁,以“血尿、齿龈出血2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颊黏膜可见血泡。各种穿刺部位均见出血斑,胸骨压痛,心肺正常,肝脾淋巴结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象:W BC13.7×109/L,H b126g/L,Plt8×109/L。骨髓象:粒系极度增生,异常早幼粒细胞0.872,原粒0.006,POX强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检测造血移植物(正常人骨髓、脐血及动员后外周血)中CD3+CD8low和CD3+CD4-CD8low细胞亚群,探讨其促进造血干/祖细胞植入异基因骨髓的功能,以期拓宽脐血移植的应用范围。方法直接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CD3+CD8low和CD3+CD4-CD8low细胞亚群占CD3+细胞亚群的比例在骨髓中最高,为(8.61±1.40)%,动员后外周血次之,为(5.11±0.76)%,脐血最低,为(3.31±0.88)%(P<0.01);"初始"T(CD45RA+CD45RO-)细胞亚群占CD8low细胞亚群的比例为脐血(94.26±2.46),骨髓(58.68±7.57),动员后外周血(73.21±3.60),"初始"T占CD8high细胞亚群的比例为脐血(82.63±3.16),骨髓(38.69±3.24),动员后外周血(51.58±4.23),各移植物中"初始"T细胞亚群占CD8low细胞亚群的比例均高于其占CD8high细胞亚群的比例(P<0.01),CD8low细胞亚群中"初始"T与"记忆"T(CD45RA-CD45RO+)细胞亚群的比例均高于二者在CD8high细胞亚群的比例。结论脐血CD8low和CD8lowCD4-细胞占CD3+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骨髓,可能是脐血移植植入延迟的原因之一;"初始T与"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增高,可能与CD3+CD8low细胞亚群维持和诱导免疫耐受,不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CD10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达率[(30.39±8.69)%]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61)%](P〈0.05);且急性淋巴白血病表达CD。阳性率[(49.92±16.71)%]高于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达率[(22.21±9.95)%](P〈0.05);化疗缓解后CD。表达率[(3.99±1.45)%]比化疗前[(48.74±16.45)%]显著减低(P〈0.05);浸润组CD105表达率[(41.39±14.05)%]高于非浸润组[(21.06±9.14)%](P〈0.05)。结论CD105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发病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染色体核型与病态造血及网硬蛋白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就诊的202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病态造血和网硬蛋白检查结果。染色体核型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预后级别与病态造血累及系统数呈正相关(r=0.443,P<0.05)。预后好、中、差核型组患者的多系病态造血检出率分别为44.4%,71.4%,96.3%。染色体核型预后级别与网硬蛋白级别呈正相关(r=0.451,P<0.05)。预后好、中、差核型组患者的网硬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6.8%,64.3%,92.6%。比较三种核型组患者的多系病态造血检出率、病态造血累及系统数、网硬蛋白阳性率和网硬蛋白级别,发现预后差核型组明显高于预后中等和预后好核型组(P均<0.01),预后中等核型组明显高于预后好核型组(P均<0.01)。结论:染色体核型预后级别与病态造血累及系统数和网硬蛋白级别均呈正相关,随着染色体核型预后由好到差,多系病态造血检出率、病态造血累及系统数、网硬蛋白阳性率和网硬蛋白级别均增高。  相似文献   
50.
近来作者遇到一例细胞形态改变多样,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不一,细胞免疫学表达特殊的病例,经过多次会诊,得到了明确的诊断,现报告如下:患者张某,男,62岁,心慌,闷气,乏力而就诊.检查:肝、脾、未及.淋巴结不肿大,前列腺Ⅱ°增生.血象:WBC:1.85×109/L,RBC:2.7×1012/L,HGB:86 g/L,PLT:58×109/L.分类:幼稚细胞:0.06.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单核样及幼稚单核样细胞占43.2 %,单核细胞0.4 %此类细胞胞体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缘多有突起或拖一长尾,胞核圆形,部分可见折叠,染色质细致,疏松,核仁显隐不定,胞浆量多少不一,兰色,部分浆内可见空泡.同时,涂片易见成团的细胞.细胞化学染色:POX大部分为阴性,个别为弱阳性.PAS呈粗颗粒阳性.NEA阳性,NEA+NaF大部分被抑制.经初步会诊临床疑骨髓转移癌(前列腺癌),外院数家医院会诊为淋巴瘤(T细胞瘤).为此,进一步作骨髓活检及有关检查,并进行骨髓细胞免疫学分型.结果:PAS<4 ng/mL及活检结果,均排除前列腺癌骨髓转移.免疫学分型(流式细胞仪),结果:表达T细胞的CD2CD3和CD7均为阴性,CD68CD64(单核细胞)均为阴性,但HLA-dR(幼稚细胞)阳性率高达79.5 %,髓系表达的CD13(29.7 %)、CD34(17 %)也很高.CD4(54.4 %)为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双表达,由于CD3(0.2 %)无表达,所以CD4的表达应为单核细胞.因此可排除淋巴瘤.诊为急非淋白血病ANLL.为进一步得到证实,又增作了CD117结果为25 %,因此根据血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学分型,排除转移癌、淋巴瘤,诊为ANLL-M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