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静脉留置针穿刺是临床上治疗疾病与补充液体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护理操作,它具有血管刺激性小;液体外渗少,不易脱出血管;利于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笔者通过10 a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正> 患女,48岁。阵发性心慌、胸闷28年。20岁时查体发现“心功能差”。以后渐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现象。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近年来出现头晕、乏力、不能平卧等症状。查体,发育营养一般,无颈静脉怒张,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柔和的收缩期杂音,P_2>A_2。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胸部X线片示:两肺血增多、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60。彩色超声检查:肺动脉内有红  相似文献   
44.
钟守平  潘龙毅  陆莎  张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58-185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关胸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4例开胸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跨肋骨缝合和常规技术关胸。跨肋骨缝合关胸是将缝线经切口肋间肌跨过下肋骨与下位肋间肌对合拉拢缝合,结扎后关胸;常规关胸则是采用缝线绕肋间切口上、下位肋骨合拢切口,结扎缝线后关胸。结果:跨肋骨缝合关胸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常规关胸(P<0.05),其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关胸组(χ2=11.67,P<0.05)。结论:跨肋骨缝合关胸可以显著减轻患者开胸术后疼痛,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刘相  陈海峰  吕翠环  李刚  翟倩  冯建纯  张珣 《河北医药》2009,31(23):3302-3304
耐药结核病的增多与传播,是造成当今世界结核病发病率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耐药流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青年眼眶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19岁。左眼眶下壁局部隆起5个月。体检:左眼视力正常,眼球运动自如,无凸凹及偏斜。左下睑颞侧局部隆起,可触及2cm×2cm大小的包块,其中央稍软,周边质硬,有轻压痛。CT表现:左眶外下壁见一附着于眶壁且向前方生长的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其间夹杂分隔状的骨脊...  相似文献   
47.
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市东北部山区,肩负着广州市三分之二的供水任务,是目前广州市受到污染最少的河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逐渐增长,使流溪河水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保护流溪河水资源和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安全卫生,我们从1995~2000年连续六年对流溪河从化段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非固定疗法治疗浮动胸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36例浮动胸壁病人实行非固定疗法治疗,与过去固定疗法治疗浮动胸壁21例比较,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间住院时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疗法和非固定疗法疗效相同,但非固定疗法具有不需手术,不粘贴胶布的特点,方便易行,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49.
革皮氏海参皂苷抑制血管新生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以革皮氏海参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ho-lothurin A1(HA)和24-dehydroechinoside A(DA)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其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和AO/EB染色法检测不同剂量HA和D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小管形成实验观察HA和DA对HUVEC分化形成小管能力的影响;细胞黏附实验比较研究HA和DA对HUVEC与肝癌细胞HepG2的黏附能力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模型,观察HA和DA抑制CAM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 HA和DA均具有抑制HUVEC增殖的活性(48 h的IC50值分别为4.80、3.82μmol.L-1),并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在体外能抑制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可抑制HUVEC与HepG2细胞间(P<0.01)的黏附,能使CAM新生血管明显减少,其中DA抑制血管新生活性优于HA。结论海参皂苷HA和DA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活性与其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C57 BL/6J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 d,剥离原位肿瘤和双侧肺,分别称瘤重和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采用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mRNA的表达。结果 SC-FUC可以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平均抑制率为45.5%,并可以减少肺表面转移灶结节数(P<0.01),平均抑制率为66.0%。SC-FUC可以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VEGF、HPA、MMP-2/9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 SC-FUC能抑制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