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2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对西安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况进行调查,并与10年前的人群Hp感染状况进行比较。方法对2201名西安居民及2082例胃病患者进行了Hp感染的现况调查,自然人群采用血清抗Hp-尿毒酶-IgG检测,胃病患者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结果 2009年西安地区自然人群平均Hp感染率为57.0%;与1999年相比,各年龄段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不同胃疾病患者中平均Hp感染率为64.7%,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感染率为69.3%,胃癌的感染率为81.8%,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感染率最高(84.3%)。同10年前相比,各种胃病患者Hp感染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2009年西安地区居民Hp感染率仍然较高,但同10年前相比,人群Hp感染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2.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前C/BCP区突变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乙肝)患者HBVDNA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BCP)区突变特点与意义。方法收集87例慢重乙肝和19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提取HBVDNA,用巢式PCR扩增HBVDNA前C/BCP区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用NBI软件比对结果,重点分析G1896、G1862、G1899、A1762、G1764、T17536个位点突变。结果慢重乙肝组和慢乙肝组6个位点突变全阴率分别为3.4%和28.1%(P〈0.01);慢重乙肝组在其中5个位点上的突变检出率显著高于慢乙肝组。此外,慢重乙肝组和慢乙肝组≥三联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6.3%和35.2%(P〈0.01),≥四联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5.3%和8.7%(P〈0.01),插入/缺失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0.3%和1.0%(P〈0.01)。结论HBVDNA前c/BcP区基因突变发生频率的增加与慢乙肝发生重症化相关,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突变的意义将有助于认识慢乙肝重症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3.
2007年美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推荐意见简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美国《肝脏病学》杂志于2007年2月刊登了由Anna S.F.Lok和Brian J.McMahon共同执笔的美国肝病学会(AASLD)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现将推荐的建议及部分重要的图表,简介如下。建议按照依据的证据循证质量分级标准进行评估(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循证证据级别)。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PGI、PGI/PGII比值(PGR)和G-17水平,以评价其能否作为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指标,以期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21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纳入研究。胃镜检查前抽取空腹血4ml,分离血清,-70℃冰箱保存。于胃窦和胃体各取1块活检组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两组:①正常对照组(包括轻度非萎缩性胃炎)224例,②萎缩性胃炎组(AG)218例,检测受检者空腹血清PGI、PGⅡ和G-17水平。结果:AG组的PGI、PGI/PGII比值及G-17水平显著降低,根据ROC曲线,三者诊断AG的最佳界值分别为82.6μg/L、6.05和7.35pg/ml。AG组的PGI、PGI/PGII比值和G-17水平与萎缩部位显著相关,胃体萎缩组及全胃多灶萎缩组PGI、PGI/PGII比值明显低于胃窦萎缩组;胃窦萎缩组、全胃多灶萎缩组血清G-17水平明显低于胃体萎缩组。结论:血清PGI、PGI/PGII值和G-17水平低下分别是胃体和胃窦萎缩的生物学标志,可根据血清PGI、PGI/PGII比值及G-17水平临界值进行AG的筛查。  相似文献   
85.
86.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痘疣状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1-4] ,在从慢性胃炎 -胃粘膜萎缩 -肠化生 -异型增生 -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 ,CagA阳性Hp感染率及感染量均在增加 ,提示CagA阳性Hp感染可能促进胃粘膜组织的恶性化演变[5] 。本研究通过末稍血中CagA抗体的检测 ,以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痘疣状胃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为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痘疣状胃炎共 80例 ,病变均在胃窦部 ,直径 4~ 8mm ,病变数量 1~ …  相似文献   
87.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乙肝患者在原位肝移植(OLT)后大多出现乙肝的复发,并在2~3年内导致移植肝衰竭而死亡.近十年来,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拉米夫定(LAM)的相继应用,乙型肝炎不再是OLT的禁忌症而是主要适应症之一.本文综述OLT术乙肝病毒(HBV)复发的预防.  相似文献   
8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是引发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子,了解HBV X蛋白在病毒复制及肝细胞基因表达调节中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对于弄清HBV慢性感染的预后非常重要.本文对X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X蛋白对细胞凋亡及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X相关蛋白的功能及X蛋白的致癌和转化作用等研究进展做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 (西安地区 )≤ 1 4岁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Hp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以了解各年龄段Hp的感染率及CagA阳性Hp的感染率。 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末梢血清中抗Hp尿素酶IgG及抗Hp -CagA -IgG ,共检测 1 4 1 5人 ,其中市区儿童 791人 ,市郊儿童 62 4人。 结果 小儿Hp感染并非逐龄连续性增高 ,但总体趋势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 4岁Hp的感染率在市郊明显高于市区 ;在Hp感染者中 ,市区及市郊小儿CagA阳性Hp感染率分别为2 9.60 %~ 55 .0 0 %及 2 3 .53 %~ 58.33 % ,≤ 4岁CagA阳性Hp感染率分别 37.50 %~ 55 .0 0 %及 2 3 .53 %~ 58.33 %。统计学分析两地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本地区小儿CagA感染菌株可能为相同的Hp菌株感染 ,本地区消化性溃疡及胃癌高发可能与CagA阳性Hp菌株感染有密切关系。重视儿童期CagA阳性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对减少成年消化疾病发病率 ,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急性铅中毒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铅中毒14例误诊分析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后宰门,710003)张玲霞张沥陶梅铅在工业上用途很广,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铅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过量的铅被人体吸收后可导致铅中毒。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误诊。现将我院从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