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53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目的评价脑磁图(MEG)术前定位初级运动皮质(M1)的准确性。方法选取顺序入院的中央区胶质瘤26例,术前均运用MEG定位皮质运动区,与MRI导航影像融合,在神经导航下定位MEG激活区。术中对MEG成功定位的病例行直接皮质电刺激(DCES),比较两种技术的吻合度。结果因病人不能配合,MEG定位失败2例,余24例均定位成功,每例激活区1~5个。DCES成功监测24例,所有选择的DCES靶点共41个,阳性靶点24个,1个/例。以所有的41个靶点分析,MEG定位M1区与DCES定位的吻合率为58.5%;而以第1组病灶侧M1区和第2组病灶侧中央区的MEG激活区中27个靶点分析,两者吻合率为88.9%;仅以第1组M1区的MEG激活区中17个靶点分析,两者吻合率为100%。结论 MEG可以灵敏而可靠地定位M1区,可用于中央区胶质瘤病人术前手术规划。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临床资料,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7例。面神经自发肌电图在面神经受牵拉、挤压、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过程中产生显著放电,刺激肌电图对寻找和辨认面神经具有重要作用。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下方7例,腹上方2例,腹侧中部13例。所有病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随访6~42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4例。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对术中解剖与功能保留面神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减少或避免腹股沟斜疝医源性术后复发。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于疝囊颈上方高位结扎疝囊或缝合腹膜。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10d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随访2~9年,随访率94.0%,均无复发。结论改进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4.
糖尿病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的改变,探讨链脲霉素有无内耳毒性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造模成功后以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控制血糖,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3个月及5个月对3组大鼠进行DPOAE幅值测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发病3个月时DPOAE幅值出现下降,其中在1038、4126及5200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5个月时糖尿病组大鼠DPOAE幅值在所有频率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组与对照组DPOAE幅值在各个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早期即可出现DPOAE幅值下降,并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推测链脲霉素无明显内耳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5.
鼓室成形术后新鼓膜的形态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后新鼓膜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以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对120耳鼓室成形术病例,分别观察术后1~3个月、4~6个月、6~24个月及2年以上的新鼓膜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关处理。结果:术后2周抽出外耳道纱条后见新鼓膜前下边缘出现裂隙4耳;1~3个月再感染穿孔2耳;4~6个月可疑咽鼓管功能不良24耳,功能未恢复4耳;6个月~2年鼓膜萎缩13耳。术后总继发穿孔10耳(8.33%)。结论:新鼓膜前下边缘裂隙是早期鼓膜穿孔的主要表现;鼓室及咽鼓管鼓口粘膜病变严重是新鼓膜穿孔和影响移植物成活的主要原因。咽鼓管导管吹张是改善鼓室通气、提高听力的方法之一。新鼓膜功能及形态多在3个月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耳蜗超微结构变化,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方法大鼠皮下注射链脲霉素诱发糖尿病,分别于造模后3个月及5个月进行耳蜗基底膜铺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造模3个月后外毛细胞纤毛排列紊乱、倒伏,有融合,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内细胞器肿胀,线粒体空泡化、嵴断裂,血管纹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5个月后病变进一步加重。内毛细胞在各个时期无明显病变。结论糖尿病可引起大鼠耳蜗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等的器质性病变,病变以线粒体的损伤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减少或避免腹股沟斜疝医源性术后复发。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于疝囊颈上方高位结扎疝囊或缝合腹膜。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10d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随访2~9年,随访率94.0%,均无复发。结论改进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氯离子通道ClC-3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分对照组及环孢菌素(CsA)组,每组32只。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CsA干预,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术后1,3,5,7d各6只动态切取标本,常规组织切片监测排斥反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的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RT-PCR检测移植心肌组织Clc-3mRNA的表达。结果:C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Bax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CsA组,而Clc-3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CsA组。结论:移植心脏中Clc-3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心脏免疫排斥反应的轻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Bax表达的高低密切相关,提示ClC-3在移植心脏免疫排斥反应心肌细胞凋亡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29.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左旋氧氟沙星对泌尿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细菌性汔水道感染患者po左旋氧氟水星200 ̄400mg/d,疗程7 ̄14d。结果:治愈率为86.7%,有效率为93.3%,只有1例(3%)出现了轻度的胃肠道反应。结论:左旋氧氟沙星不仅适用于泌尿道感染,而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清血颗粒对大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注射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建立无缺氧状态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鼠模型。将清血颗粒分高、低两种剂量口服给药,同时设立西药依那普利组作对照。观察外周血象,EPO 水平和病理变化。结果:造模组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状态。清血颗粒两组外周血象与正常组无差异,服药前后无差异。依那普利组外周血象轻度升高,与正常组有差异(P< 0 .05) ,服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血颗粒可以阻断EPO 对外周血象的增长作用。无论中药及对照西药均无抑制骨髓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