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60例,观察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变化。结果 60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较术前平均降低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人成骨细胞刺激因子(OSF-1)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4月龄SD雌性大鼠1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组)、甲状旁腺激素组(PTH组)和OSF-1组, 每组3只。SHAM组切除卵巢附近脂肪组织, 其他各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0周, SHAM组和OVX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0.2 mL/d, PTH组皮下注射PTH, 20 μg/(kg·d), OSF-1组皮下注射OSF-1, 80 μg/(kg·d)。术后21周, 处死大鼠, 分离子宫并称重, 分离股骨, 显微CT扫描干骺端。结果 OVX组子宫重和骨量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 骨小梁微结构明显破坏。与OVX组相比, PTH组和OSF-1组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增加(P<0.01), 骨小梁分离度和模式因子显著下降(P<0.01, P<0.05), 骨小梁微结构更紧密。PTH组较OSF-1组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增加(P<0.01), 骨小梁模式因子显著下降(P<0.01)。结论 皮下注射OSF-1[80 μg/(kg·d)]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量, 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相似文献   
23.
小切口翻修术治疗踇外翻术后复发畸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踇趾外展外翻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足结构性畸形,其手术治疗方法虽有100多种,但至今尚未有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1- 3],且术后常复发畸形。如何治疗踇外翻术后复发畸形,仍是骨科界探讨的课题。1993年5月~1999年2月,我们采用小切口翻修术治疗踇外翻术后复发畸形26例(51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4.
功能性鼻腔扩大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总结功能性鼻腔扩大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完成功能性鼻腔扩大术50例,术后着重做好肿胀期、结痂期及恢复期的观察及护理,防止术后大出血,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结果:术后随访2~20个月,近期和远期效果满意.结论:功能性鼻腔扩大术保留和恢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5.
手术是治疗鼻窦部肿瘤的有效方法。由于多采用上颌骨、眼球联合切除术,患者创伤大、痛苦多。因此,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2000年1月~200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2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3例;年龄44岁~71岁,平均62岁。以鼻塞、血性涕入院6例,张口受限,面部压痛、麻木、蚁行感7例,鼻腔脓臭分泌物、头痛8例,住院最长35天,最短17天,平均22天,均在发病1~6个月收入院。方法:上颌骨切除术是处理鼻窦部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术,患者在全麻下行鼻侧切开上唇、唇龈沟、下睑及上睑切口,掀起面部皮瓣,清理病变组织,再切断颧骨及鼻腔外侧壁,切开硬腭剜出眶内容物,并切断上颌骨结节与蝶骨翼突的联系,去除上颌骨,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维生素D营养不足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查体中心随机抽取205例中老年人,分为老年组(≥60岁)102例,中年组(45~59岁)103例.用SF-36量表评价其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25-羟维生素D3 〔25(OH)D3〕水平,以25(OH)D3≤49.9 nmol/L作为维生素D营养不足的客观指标.结果 老年组维生素D缺乏者55例,占老年人群的53.9%,维生素D充足者16例,仅为15.7%.老年组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中,维生素D不足组得分均低于维生素D临界组和充足组.在评价心理健康的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中,维生素D不足组得分低于维生素D临界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F=10.28,9.20,6.60,均为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5(OH)D3进入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的回归方程,其作用较其他因子大.结论 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营养不足,且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前列腺素E1(PGE1)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能扩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对肝细胞膜、细胞器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肝细胞的脂肪浸润,减少三酸甘油脂在肝内浸润,通过强烈的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使心、肾、肝血管扩张,改善肝循环,调节肝细胞的物质代谢等.因其作用迅速、疗效肯定,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肝病的治疗.通过对53例肝病患者的治疗,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肩关节骨折脱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达到解剖复位、早期活动,患者往往选择手术治疗。但经过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遗留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笔者采用肩关节腔药物注射、中药口服结合手法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内源性褐黄病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重函  张洪美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3):3093-3094
患者男女各1例,为姐弟关系,汉族,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父母及子代中无患病病例,生活成长过程中未发现与常人有异.男患者49岁,自1992年无诱因出现腰痛伴晨僵,活动后缓解,继而出现双膝肿痛伴内翻畸形,于多方求诊被认定为强直性脊柱炎、双膝滑膜炎,经治后症状无缓解.2008年5月接受住院治疗,体格检查:腰背部强直,双膝肿胀积液,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3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的植骨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23例(42膝)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修复胫骨近端骨缺损,男5例(9膝),女18例(33膝)。骨关节炎19例(35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2膝),关节结核1例(1膝)。非包容型骨缺损22例40膝,包容型骨缺损1例2膝。参照Engh & Parks分类法,T1级5膝,T2级33膝,B级4膝。自体髂骨2例3膝,1例2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包容型,为T2级,骨移植起填充作用;另1例1膝为左膝骨关节炎,非包容型,为T3级。异体冷冻骨1例1膝为膝关节结核,同时股骨外髁和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为T3级,行大块骨移植,螺钉固定。自体股骨内髁加异体冻于骨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1例1膝,为T3级。其余19例37膝均为自体股骨内髁或胫骨外侧平台修整后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其中螺钉固定14膝。结果术后随访38.2(3-5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内或外翻畸形和屈曲挛缩畸形,术后畸形得到矫正,疼痛消失;3个月后均可弃拐行走,生活可以自理。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5.3(10-26)分提高到术后86(79-95)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74.4°(0°--90°)提高到术后109.4°80°-135°)。1例于术后3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术后X线复查1年以上者20例(39膝),胫股角为5°-7°,平均6.4°。结论骨移植尤其是自体骨移植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以恢复胫骨近端的完整性,为胫骨假体提供初始稳定性,具有简便、实用、经济实惠等优点;可以保留足够的骨量,为以后的翻修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