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2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9例;年龄23~83岁,平均59岁;左侧6例,右侧13例。按照AO分型:A型9例,B型5例,C型5例;根据Neer分型:I型5例,Ⅱ型9例,Ⅲ型5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例,其中合并同侧胫骨平台骨折2例,同侧髌骨骨折1例,同时合并同侧胫骨平台及髌骨骨折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 h~6 d,平均22.6 h。对术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功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4~76个月,平均35.9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1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二次手术植骨后好转。所有患膝关节伸直均达0度,屈曲平均达122.4度,无内外翻畸形,关节内骨折患者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85.1分,优良率94.7%;Lysholm评分83.6分,优良率89.5%。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平均为82.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并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2例踝父节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足踝机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骨折部位的疼痛评估(VAS评分)、患者满意度、踝关节活动度.并对踝关节健侧与患侧的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不同部位(单踝、双踝、三踝骨折)之间、不同随访时限之间这二种情况下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5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AOFAS评分平均为93.6分,优良率100%;VAS评分平均为0.1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2分.健、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小同部位之问、不同随访时限之问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73.
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指部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报道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应用手背的静脉解剖规律并根据受皮区的位置设计顺行静脉岛状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21例,并通过临床观察找到规律性的治疗和愈合特点。结果:21例获得6个月-1年半的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1%。结论:①解剖明确、直观易于应用,②手术简捷,疗效结果优良率高。③皮瓣血运动经历静脉营养期、动脉血管改造期。完成非生理皮瓣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74.
目的通过复方红芪提取液局部用药作用于大鼠损伤后坐骨神经,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相比较,来观察复方红芪提取液对周围神经及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5只成年SD雄性大鼠,取股外侧切口,钳夹造成双侧坐骨神经损伤,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创伤后即刻分别于神经损伤局部肌肉间隙内给予复方红芪提取液原药每侧0.4ml,NGF每侧100U,生理盐水每侧0.4ml;正常组不予处理。术后4周行损伤远端神经横切片锇酸染色,计数腓总神经轴索总数目及单位视野再生髓鞘数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腓总神经轴索总数目复方红芪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显著低于NGF组(P<0.05);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复方红芪组均数优于对照组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5>0.05),NGF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芪提取液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  相似文献   
275.
目的 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国内5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30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40例,女167例;年龄18~93岁,平均54.8岁.结果 肱骨近端骨折多由摔伤所致,其主要的客观原因是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同性别及年龄的患者之间受伤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在≤60岁年龄段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60岁年龄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x2=64.860,P=0.0001).在30~50岁年龄组合并损伤明显高于其他各组(x2=4.637,P=0.0001).对于>60岁患者群,肱骨近端骨折中三、四部分骨折的比例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群(x2=28.024,P=0.031).对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其住院天数明显长于内科合并症少的患者.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摔伤是导致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原因.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多为老年患者、尤其以女性患者为主.青壮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损伤较多,与交通伤等高能量致伤有关.对于>60岁的患者群,肱骨近端骨折往往呈现局部损伤严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6.
八年制医学教育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原有的五年制临床实习模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八年制学生.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在完成原实习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患者全病程管理的实习模式的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介绍了全病程管理的实施办法和初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7.
背景:人工虎骨粉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骨折、类风湿关节炎等骨科疾病的治疗,并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成骨作用的药物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人工虎骨粉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SD大鼠颅盖骨组织二次酶消化法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其中人工虎骨粉干预组细胞培养液的药物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4,10-5,10-6g/L。对照组给予不含人工虎骨粉的无血清DMEM细胞培养液。结果与结论: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人工虎骨粉可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增殖活力(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人工虎骨粉可提高S期和M/G2期细胞分布比例,并伴有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RT-PCR和ELISA的检测结果显示,各质量浓度人工虎骨粉处理成骨细胞48h,均可以提高成骨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人工虎骨粉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并可以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278.
可吸收螺钉在踇外翻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是治疗踇外翻的常用术式,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的效果尚存争议。目的:评价可吸收钉在踇外翻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中度踇外翻患者行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V形截骨后采用1枚2.7mm可吸收螺钉固定,穿前足免负重鞋6~8周。结果与结论:纳入的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46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踇外翻角改善为15°~21°,平均(17.63±2.07)°;第1,2跖骨间角为7°~9°,平均(8.00±0.76)°;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由术前的(70.13±7.10)分提高到术后的(92.75±7.30)分(P〈0.05)。说明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后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轻中度踇外翻疗效可靠,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79.
目的 观察采用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套管内神经调节蛋白-1(NRG-1)mRNA含量的变化.方法 取SD大鼠78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3组,其中实验组A和实验组B各有大鼠36只,正常对照组有大鼠6只.2组实验组根据观察时间的不同再分为6组,每组有大鼠6只.实验组A:切断并原位缝合右侧坐骨神经.实验组B:切断并采用小间隙桥接法修复右侧坐骨神经.分别于术后1、3、5、7、14、28 d以缝合口为中心,取上下各5 m共1 cm坐骨神经提取总RNA,采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NRG-1mRNA的含量变化.结果 大鼠周围神经中NRG-1 mRNA含量在正常组织有低水平表达,在损伤后1 d即明显升高,在损伤后14 d降低,随即恢复较高水平,持续至伤后28 d.在部分时间点高于外膜缝合组.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采用不同修复方法NRG-1基因表达变化不同步,提示套管形成的封闭空间蕴含了较高的神经再生相关因子,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280.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远端LIS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对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结果: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1个月。8例患者未出现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假体未见松动,至随访时骨折愈合好。患膝术后关节活动度平均为0~94°,患膝外翻角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膝关节功能平均HSS评分为79.38分,Lysholm评分为80.25分,优良率均为87.5%。结论:LISS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假体周围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植骨及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